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奥古斯特·纳特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奥古斯特·纳特勒(德语:August Natterer、1868年8月3日—1933年10月7日)是一名德国的非主流艺术画家,他患有精神分裂症。并因记录自己的幻觉而创作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精确的素描和绘画,激发了20世纪初期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灵感。[1][2]
生平
纳特勒于1868年8月3日出生在德国拉芬斯堡的舍恩罗伊特(Schornreute)地区,父亲是文书,他是家中九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位。为了保护纳特勒及其家人免于当时社会对精神障碍的严重污名化,他的精神科医生为他取了“内特”这个化名。
纳特勒曾学习工程学,结过婚,旅居各地,并在电工领域有著成功的职业生涯。然而,他的人生突然被妄想症和焦虑症状所打断。[3]1907年4月1日,他经历了一次关键性的幻觉,声称在短短半小时内看到了“一万幅影像”,仿佛是末日审判的启示。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4]
我在云端中看到一个纯白的光点,四周的云朵仿佛静止了,白点则像一块悬挂在天空中的木板。随后,这块木板、萤幕或舞台上开始闪现无数画面,半小时内约有一万幅……其中有神、创造世界的女巫,还有世俗的景象:战争、大陆、纪念碑、城堡、美丽壮观的建筑,仿佛是世界的荣光。但所有画面都如同超凡脱俗的启示,巨大如二十公尺般清晰,几乎无色,像照片般黑白……这些影像是末日审判的显现。基督未能完成救赎,因为他过早被钉上十字架……神向我揭示这些,为了完成救赎。[5]
这次经历导致他试图自杀,随后被送入精神病院,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六年间多次被收治。此后,纳特勒坚信自己是拿破仑一世的私生子,并自称为“世界的救赎者”。他将幻觉中所见的影像与理念转化为大量绘画作品。
Remove ads
艺术作品
纳特勒被艺术史学者汉斯·普林茨霍恩收录于其开创性的著作《精神病患者的艺术性》中,并被誉为“精神分裂症大师”之一[7]。他的作品多为描绘1907年幻觉中所见“一万幅影像”的尝试,笔触清晰、客观,带有技术绘图的风格,这可能与他曾担任电工的背景有关。
纳特勒曾声称其作品《世界之轴与兔子》(Weltachse mit Hase)预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解释道,兔子象征著“命运的无常”,画中兔子在滚轮上奔跑,随后转变为斑马(上半身有条纹),再变成玻璃制的驴子,最后驴子身上挂著一条餐巾,并被剃光毛发。[8]
此外,著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的作品《俄狄浦斯王》(Oedipus Rex)亦深受纳特勒的作品《奇迹的牧羊人》(Miraculous Shepherd)启发。[9][10]
图库
-
《我的眼睛在幻学出现的时刻》,1911年
-
《女巫与鹰鳄鱼和丰饶之角》,1911年
-
《世界之轴与兔子》,约1911-17年
-
《女巫的头》,1915年[11]
-
《反基督》,1917年
-
《世界之轴与兔子》,1919年
-
《奇迹骑士》,1919年
-
《一张“坟墓”的照片,被摄影师拍下来》,1920年
-
无题
-
无题
另见
- 布莱恩·刘易斯·桑德斯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