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妙因寺 (永登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妙因寺,又名大通寺(藏语:ཏེ་ཐུང་དགོན་),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县城鲁土司衙门西侧,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历史
妙因寺位于连城鲁土司衙门旁边。据明朝大通考取科举探花的黄谏所作《景泰元年敕赐大通寺记》载,第三世鲁土司鲁贤的弟弟剌斡罗祝思早年出家,成就很高,又恰逢连年发生旱灾,鲁贤乃在其弟的宅院旁边修建佛寺作为禅修之所,根据《白莲妙树寺志》与《安多政教史》中记载,请来据传是由帝洛巴制作的持金刚像[1],将其供奉于其宅旁小佛堂。
该寺建于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2],原被称为“代塘多杰羌”[3],明朝正统七年(1442年)请明朝英宗帝钦赐名为“大通寺”(te thung dgong),为瞿昙寺属寺[4]。
《景泰元年敕赐大通寺记》碑原存鹰王殿,现已无存,碑文收藏在鲁土司衙门博物馆,在大经堂外的墙壁上挂有写有碑文全文的木牌。原文节录如下:[5]
……公之弟刺斡罗祝思自稚年萌善心,早成教戒,行甚谨,而人多敬慕之。比以兹土灾旱相继,遂于所居之旁建寺,以为修禳之所。其工匠之值、木料之具与凡费用之所需皆取给于都督公,而公亦任之不辞,越一载工完,是以大殿山门堂庑库院垣墉堦闼庖溷圊泔靡不备具。而木石瓦瓮,丹垩涂塈,辉焕坚致,莫可比伦。正统壬戌年冬,始请于朝,得赐名为大通寺。具命番僧那尔藏住持领众焚修之,昆季既沐崇异,遂专价求书五大字揭于山门。今年夏五月,复具始末,求记其事。
1958 年寺内僧众被迫离寺,1982 年又重新开放,1996 年,妙因寺作为鲁土司衙门的一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
Remove ads
建筑
妙因寺现存建筑有山门,以及鹰王殿、金刚殿、塔尔殿、古隆官殿、万岁殿、禅僧殿、大经堂和多杰羌殿共八座佛殿[4][8],其中万岁殿和多杰羌殿拥有丰富的雕像与壁画,在佛教艺术与流传上有重大意义。
建于1427年,康熙年间重修[9],是妙因寺现存最早建筑。坐北朝南,面开三间、进深三间,有副阶周匝,重檐歇山顶。现主供佛像为三世佛,原并供有明太祖画像以及“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之牌位,故称为万岁殿[10]。大殿东、西、北三面有壁画相连,北壁靠近后门西侧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东侧为千手千钵文殊菩萨画像,东西壁绘有五尊菩萨装的密教尊神,而接近大殿入口的南边绘有四臂大黑天,东壁南边为宝帐护法,根据绘画风格和颜料,显示可能是清末重绘过[11][12]。殿顶由168块天花组成,绘有佛像、菩萨像和曼荼罗,根据其绘画风格推定是明代作品[13]。外壁回廊也有壁画,东壁和西壁共同构成一组完整汉地传统的佛传故事,以青绿山水画构图为主,以树木、溪流、山来分割故事场景[14]。
1471年建,位于万岁殿北方,坐北朝南,又称为德尔金殿、持金刚殿。坐北朝南,面开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现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和文殊、金刚二菩萨像,两侧则以一尊十一面观音为首,分列菩萨四尊,末端则分别有马头明王、阎魔二像;东西北三壁还有小龛,供奉大威德金刚、上乐王佛、四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吉祥天母、四大天王等铜像,殿内铜像在1958年被破坏,但已重修。东西两壁靠近门口还有四大天王的壁画,殿顶与万岁殿类似,共绘有196个曼荼罗,几乎涵盖所有常见尊神题材,如:秘密集会曼荼罗、大威德金刚曼荼罗、十一面观音曼荼罗、五守护尊曼荼罗、空行母曼荼罗、数种金刚萨埵曼荼罗以及九尊无量寿佛曼荼罗等等[15],这些绘画作品,多为清代作品[16],建筑内外还保留了刻有各式花纹、佛像等纹饰的砖雕。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