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始新世-渐新世灭绝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始新世-渐新世灭绝事件
Remove ads

始新世-渐新世灭绝事件是指始新世结束至渐新世开始之间的过渡时期,约3390万年至3340万年前的地质时期更替、生物灭绝事件及动物群更新现象[1]。此时许多海洋以及水生生物遭到灭绝,有蹄类踝节目动物就是其中之一。另外,某种γ逆转病毒感染了当时几乎所有真兽类,并遗留下了ERV-Fc,并一直持续到中新世中期灭绝事件

Thumb
始新世灭绝事件,纵轴为灭绝的数占地球的百分比

原因

气候变化说

始新世与渐新世的分界线以南极洲冰川作用及随之开启的晚新生代冰期英语Late Cenozoic Ice Age为标志[2]。这一气候体系的巨大变迁是当前解释该灭绝事件成因的主要假说。尽管南极大陆在中、晚始新世可能曾存在过短暂冰盖,但此次全球剧烈变冷事件标志着南极洲开始被永久性冰盖覆盖[3][4],也宣告了早古近纪温室气候的终结。在北美中部,年均温度在40万年间下降了约8.2±3.1°C[5]。西藏中部曾出现接近冰点的环境[6]。赤道海域在始新世-渐新世过渡期后出现异常低的古生产力,东赤道太平洋的深海温度在此期间急剧下降[7] [8]

当前主流气候模型预测,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自中晚始新世起持续缓慢下降是当时气候变冷的主因[9][10][11] 。在南极大规模冰川作用开始前的最后数十万年里,显著降温已然发生[12]。约3400万年前,这种冷却效应达到某个临界点[13][14],随着二氧化碳浓度下降,东南极洲开始形成大冰盖[15][16]。二氧化碳分压下降的诱因是印度次大陆漂移至赤道纬度,加剧了德干玄武岩的硅酸盐风化[17]。另一因素是德雷克海峡的打开与南极绕极流的形成,其通过海洋环流促进底层冷水上涌,并孤立南极周边水域以减少热量输送[18]。与此同时,塔斯马尼亚通道也在该时期开启[19]

Remove ads

陨石撞击说

另一种推测指向该时期若干大型陨石撞击事件,包括直径40公里的切萨皮克湾陨石坑和西伯利亚中部的波皮盖撞击坑

变化

更多信息 地域动物区系, 该灭绝前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