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始祖白垩新伪蕈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始祖白垩新伪蕈甲(学名:Cretosynstrophus archaicus)为鞘翅目伪蕈甲科当中一个已灭绝的物种。本种化石发现晚白垩世缅甸琥珀[1]。
Remove ads
形态描述
根据蔡晨阳等人分析的标本,本种长3.42 mm,除某几节触角之外,全身黑色被覆纲毛。头部小,长 0.25 mm ,宽 0.48 mm 。眼睛大,向两旁膨出。前胸背板横扁状,长0.76 mm ,宽 1.26 mm 。前胸背板盘区(pronotal disc)前1/4处有些许纵向纹路;双缘微翘,延伸至前缘。后缘外侧具明显圆齿(crenulate),中叶光滑且无齿突。小楯板极小。翅鞘长,上有密集纲毛。后腹板全缘。足修长,每一胫节末端皆有一圈排列整齐的小刺,小刺上有微细纵纹。前足及中足跗节皆有五节,后足仅有四节[1]。
系统分类学
本种根据形态可分入伪蕈甲科优伪蕈甲亚科,同时拥有优伪蕈甲亚科两个族的特征优伪蕈甲族(Eustrophini)及全伪蕈甲族(Holostrophini)的特征,因此暂时归类于族级未定[1]。
古生物学
现生所有的优伪蕈甲亚科成员触角较为短,触角小节3-7节短而膨大,然而本种的触角细长,触角小节修长,早期优伪蕈甲亚科成员的触角形式可能较现今更多样化[1]。
命名语源
种小名“archaicus”为拉丁文“古老”之意,指本种出现年代之古老性[1]。
发现历史
201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助理教授蔡晨阳发表了一件伪蕈甲科的缅甸琥珀化石物种,并同时描述白垩新伪蕈甲属此一独立新属[1]。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