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孔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孔冕,字世文北宋兖州曲阜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四十四代孙,文宣公孔仁玉(曲阜孔氏中兴祖)的第三子,文宣公孔宜、工部员外郎孔宪之弟。

孔冕官至应城(今湖北省应城市)主簿[1]。知制诰王曾的堂妹嫁给孔冕家,家中婆媳、姑嫂关系不和睦。王曾跟随宋真宗东封泰山时,到孔冕家喝茶,中了毒,幸亏得到良药才得以脱险。事情暴露后,王曾秘密上疏,认为正值举行重大典礼,希望停止追究此事。宰相也因为孔冕是孔子的后代,即将得到褒奖提拔,于是隐瞒了这件事。工部侍郎王嗣宗认为是王曾诬告陷害孔冕,又害怕自己反被治罪,才要请求平息此事。当时久旱不雨,王嗣宗请求进见真宗,说:“孔冕被王曾控告,如果朝廷下令审讯,再加以罗织罪名,那么孔冕最终会蒙受冤枉。”真宗立即召见宰相王旦等人责问此事。王旦说:“孔冕的罪过,朝廷商议后特地加以宽容隐瞒,不派人审查追问,实在不是冤枉他。”王嗣宗理屈词穷,又用其他言辞攻击王旦,王旦不与他争辩,此事才作罢。第二年十月,王嗣宗又请求进见,说:“去年八月到今年十月一直不下雨,冬小麦没有收成。到了秋天,兖州、郓州又因大雨成灾,黄河泛滥毁坏庄稼,这是刑政有失误,才导致灾害发生。孔冕的冤枉,已在百姓中传开,王曾还身居近侍之位,希望将他贬斥降职,以端正朝廷典章,我请求公开上奏此事。”真宗对王旦等人说:“王曾确实没有罪过,如果王嗣宗上奏,也需要酌情处理。”王旦说:“孔冕不好的行为很多,只是因为他是孔子的后代才不想彻底追究,说他冤枉,从而影响了阴阳调和,恐怕不合道理。”赵安仁说:“现在如果再进行审查追问,孔冕怎么能免罪呢?”王钦若说:“我请求审问王嗣宗,如果再次审讯孔冕,他的罪行无法隐瞒,该如何处置?”第二天,王嗣宗再次进见,并且为之前说的话道歉,真宗也宽容了他。[2]《孔子世家谱》称他官至安州参军、兖州参军。有一子孔延龄[3]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