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孙宗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其先祖为横河孙氏,他是孙燧之八世孙,七世祖孙陞、六世祖孙矿在明朝分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孙宗濂年少时就怀有大志,立志向学,每日读书,遇一字之疑问,均穷根究柢。其兄孙宗溥为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恩科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他是乾隆九年(1744年)甲子科浙江乡试举人,入国子监,但屡次会试未能中式,于是绝意仕途,转营盐业[1]。
孙宗濂生性冷僻,生活上超脱常规世俗,平时不肯迁就人,但热情好客,一天没有朋友来访就闷闷不乐。在乡里大行善事,乾隆二十年(1755年)浙江发生旱灾,庄稼歉收,他出粟千石赈济灾民。朝中的大官久仰其名,与他友善,邀他到朝中议叙,但高官厚禄并不是他的志向[1]。
孙家庭院中有一株大松,藏书楼故名“寿松堂”,其中收藏有不少珍本秘本,并富藏金石[2]。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孙宗濂在钱塘县皋园逝世,享年四十三岁[2]。杭世骏为其作传,袁枚作墓志铭,二人均为他的同乡兼好友[1]。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朝廷开四库全书馆,其子孙仰曾捐书二百馀种[3],乾隆帝大悦,为其进献之宋朝椠本《乾道临安志》题御诗后发还,赠《御定佩文韵府》一部以作表彰[1]。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