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孤沙锥
鹬科沙锥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孤沙锥(台湾作孤田鹬,学名:Gallinago solitaria)为鹬科沙锥属的鸟类。是一种小型矮壮的涉禽。它分布于从伊朗东北到韩国和日本的古北界。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1]
Remove ads
描述
孤沙锥体重约140.11克,翼长约160.2毫米,嘴峰长约75.9毫米,喙宽度约4.3毫米,喙厚度约6.9毫米,跗跖长约32.6毫米,尾长约63.5毫米。[2]
这是一种体型大且沉重的鹬,身长约29–31 公分,拥有矮壮的身体和相对于涉禽而言较短的腿。它的上部、头部和颈部上都有中等棕色的条纹和白色羽毛边缘形成的条纹。脸部呈现白色。胸部为姜棕色,腹部为白色,侧面有棕色的条纹。棕色和黑色的喙又长又直,且相对纤细。腿和脚的颜色从黄橄榄色到黄棕色不等。雌雄所有的羽色都相似,但雌性的平均体型较大。

有两个非常相似的亚种。指名亚种G. s. solitaria分布广泛。G. s. japonica的繁殖区域尚不明确,但其颜色较红且上部较少白色,冬季时会出现在日本。
孤田鹬起飞时会发出嘶哑的kensh叫声,在展示时会发出遥远可闻的chok-a-chok-a叫声。
孤田鹬的飞行速度相对较慢且沉重。
Remove ads
亚种
分布与栖地
孤田鹬主要分布在东亚山区的不连续地带,包括俄罗斯东部、哈萨克、吉尔吉斯和蒙古。许多鸟类会在高山地区过冬,或在恶劣天气下移至山下,但也有部分迁徙,冬季会出现在伊朗东北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孟加拉、东中国、韩国、日本和萨哈林。[6]
行为
这种鹬在海拔约2400米至5000米的山区沼泽和河谷繁殖。当不繁殖或迁徙时,通常出现在较低海拔的相似沼泽地和湿地。
孤田鹬在繁殖的湿地,挑选较干燥地区用干草筑成碟形巢穴。巢隐藏在茂密的草丛或莎草丛中。
这种鸟有一种空中的展示行为,会在高空中盘旋,接著快速俯冲,并在此过程中发出由改良外尾羽震动而产生的“drumming”声音。
孤田鹬通过将其长喙深深插入泥中寻找无脊椎动物,如昆虫和蠕虫,以及种子和植物进行觅食。它相当容易接近,但若感到惊吓,会伏低身体,并且其隐蔽的羽色在静止不动时能有效地隐藏在沼泽植被中。当受到惊吓时,它会在短暂且缓慢的飞行后返回沼泽地。
图库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