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妮·博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妮·博林
Remove ads

安妮·博林[1](或译安·宝琳,英语:Anne Boleyn,1501年—1536年5月19日[注 1]),英格兰王后,为英王亨利八世第二任妻子、伊丽莎白一世之母,亦为玛丽一世的继母。她是威尔特郡伯爵汤马斯·波林伊莉莎白英语Elizabeth Boleyn, Countess of Wiltshire之女。

事实速览 安妮·博林, 英格兰王后 ...

安妮·博林原为亨利八世第一任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女侍官。1525年,亨利八世开始追求安妮,二人于1532年11月秘密结婚。由于第一次婚礼程序未符合法律,两人于1533年1月再次秘密举行婚礼。亨利与安妮的结合成为英格兰宗教改革的重要导火线。最终亨利八世脱离教宗管辖,由时任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麦宣布其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并确认安妮为合法王后。1533年6月1日,安妮正式加冕为英格兰王后。同年9月7日,生下女儿伊丽莎白。由于无法诞下男性继承人,亨利与安妮的关系日渐疏离,并在她多次流产后急剧恶化。

1536年4月,亨利八世以叛国罪名下令调查安妮。同年5月2日,她被捕并囚于伦敦塔。5月19日,安妮以通奸与叛国罪被斩首。仅相隔十一日,亨利八世迎娶其宫女珍·西摩为第三任妻。西摩家族出身显赫,信奉天主教,深受当时贵族支持。

Remove ads

早年

家庭

安妮·博林的父亲为汤马斯·博林,母亲为伊莉莎白·博林英语Elizabeth Boleyn, Countess of Wiltshire(Elizabeth Boleyn,婚前姓霍华德 Howard)[注 2]

关于安妮的出生年份及地点,历来说法不一。一说为1507年,一说为1501年;其出生地或为家族位于诺福克郡布利克林庄园,或为肯特郡赫弗城堡。她有一位姊姊玛丽·博林及一位弟弟乔治·博林

教育

管理尼德兰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对汤马斯·博林颇为赏识,遂邀请年幼的安妮入其宫廷侍奉。按当时惯例,只有约十二岁的女孩方可获此荣誉,安妮当时或仍未足龄,已得此机会,显示其父深受信任。安妮于1513年春抵达尼德兰宫廷,翌年冬其父安排她前往法国,接受完整宫廷教育,学习礼仪、舞蹈及文化常识。

在法国期间,安妮担任玛丽·都铎之继女克劳德王后的侍女,深得王后宠爱。她精通法语,机敏大方,亦曾为英国访使充任译员。其间,她接触了法国宫廷文化,熟悉外交应对及礼仪,并对时尚服饰、诗歌及音乐产生兴趣,擅长舞蹈、歌唱及刺绣。安妮还学会数学、历史、语法及书信撰写等课程,并能骑马、打猎、射箭与驯鹰,可谓文武兼备。她随著年岁渐长,俨然成为一位受过良好教育且雅致的贵族女子。

约于1521年冬,汤马斯·博林召唤安妮返国,准备安排婚事。1522年1月,安妮启程返英,从此展开其在英国宫廷的新阶段。

返英

恋爱

亨利·珀西的追求

1522年,安妮入宫,担任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王后的女侍官。安妮以其兼具美貌与智慧而闻名,她精通时尚、举止优雅,思想亦较当时一般英国女性开明。她自法国归来后,将当地的流行风尚带入英国宫廷,成为宫中王公贵族之间公认的时髦仕女。她喜爱华美的衣饰与珠宝,擅长舞蹈与歌唱,仪态雍容。有人形容她“举止之中全无英国气息,宛若一名地道的法国女子”。

凭借其风采与才情,安妮吸引了众多仰慕者,包括诗人托马斯·怀亚特亨利·珀西。二人曾互生情愫,并一度论及婚嫁,惟因诺森伯兰伯爵嫌博林家门第不够显赫,最终于1523年拒绝婚事,两人因而分开。

亨利八世的追求

1525年,亨利八世对安妮·博林产生爱慕之情,开始追求她。安妮的姐姐玛丽·博林曾为亨利的爱妾,但最终遭冷落。安妮性格坚毅、野心勃勃,拒绝成为国王的情妇,并一度离宫返往肯特郡,态度坚决。此举反令亨利八世更为倾心。

至1527年,安妮接受亨利的求爱,二人关系亲近,但她坚持不与国王发生性关系,直至婚事确定为止,以避免诞下私生子。

亨利八世的离婚

亨利八世的嫡妻阿拉贡的凯瑟琳长年未能产下男性继承人,令国王萌生另娶之意。他认为年轻的安妮有望为他诞下皇子,遂于1527年向梵蒂冈申请婚姻无效。1528年起,亨利公开表明要迎娶安妮,其家族地位亦随之提升。亨利在1527年至1528年间至少致函安妮十七次,内容热烈。

然而,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干预下,教宗克勉七世始终拒绝批准离婚。经过多年争议后,1530年至1531年间,亨利将凯瑟琳逐出宫廷,安妮遂接管王后居所及珠宝,实际上取代其地位。她的崛起备受民众反感,许多英格兰人仍视凯瑟琳为合法王后,欧洲多国亦不承认这段婚姻。

来自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压力尤为强烈,教廷甚至宣告亨利与安妮的结合无效,并视两人之子女为私生。反对离婚的托马斯·莫尔最终被处决,普遍认为安妮在其中具推动作用。她劝说亨利推动宗教改革,促使英格兰脱离教宗权威。1532年,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去世,安妮推荐其私人牧师托马斯·克兰麦接任。

在对外事务上,安妮促进了英法关系,与法国驻英大使关系密切。1532年冬,英法双方于加莱举行会谈,法王表示支持亨利再婚。同年9月1日,安妮被封为彭布罗克女侯爵,积极支持宗教改革,巩固英格兰与法国的联盟。

Remove ads

结婚

取得法国支持后,安妮确信可成为王后,并于1533年1月25日与亨利私下结婚。此时她已怀孕四个月。1533年5月23日,托马斯·克兰麦宣告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5月28日,又确认亨利与安妮的婚姻合法。6月1日,安妮正式加冕为王后。

同年9月7日,安妮诞下一女,即伊丽莎白一世。夫妇两人原深信胎儿为男,甚至预先准备王子诞生的庆典,但最终生下女婴,令亨利颇为失望。尽管如此,安妮致力确保伊丽莎白的继承权,安排王室侍从照料,并令玛丽公主担任其侍女。伊丽莎白三个月大时被送往赫特福德郡乡间抚养,安妮时常探视,并亲自哺乳。

王后生活

安妮成为王后后,生活奢华,侍从逾二百五十人,另有六十名贵族侍女。亨利为其添购大量珠宝、服饰与家具,并改装宫殿以符其风格。她推崇法国文化,以白色猎鹰作为个人徽章,并流行法式时装,宫廷活动频繁,如假面舞会、比武及音乐会等,令英国宫廷焕然一新。

在信仰上,安妮提倡阅读圣经,影响后宫妇女端庄行止;然而,她亦被指对反对者态度严苛,特别是与玛丽公主关系紧张。1534年,亨利在安妮影响下通过《继承法案》,将王位继承权转由安妮之子女承继,并迫令玛丽屈服。玛丽拒绝承认,新旧王后之间矛盾深化,玛丽的待遇与地位亦大受削弱。

被捕与处决

安妮在诞下伊丽莎白后多次流产,始终未能产下男嗣,令亨利失望。1536年1月,她流产一子,恰逢前王后凯瑟琳之葬礼。其后,亨利转向新宠珍·西摩。安妮与掌权大臣克伦威尔关系恶化,成为政治斗争目标。

1536年4月起,克伦威尔策划指控安妮及其党羽通奸叛国。包括安妮的弟弟乔治·博林在内多名男性被捕。5月2日,安妮被送入伦敦塔。据报,她曾致信亨利申明清白。其后,她被控十八项罪名,包括通奸及叛国。5月17日,乔治·博林等人被处决;5月19日,安妮在伦敦塔内以剑斩首,享年约三十五岁。由于国王要求迅速执行,特别从法国召来剑手行刑。安妮的遗体安葬于塔内教堂中,未有正式棺木或墓碑。

安妮被处决翌日,亨利便与珍·西摩订婚,十日后成婚。其女伊丽莎白公主随即被夺去公主头衔,成为私生女。

维多利亚女王时期修缮伦敦塔教堂时,其遗骸方被确认,并补立大理石墓碑。安妮因登上王后之位仅三年,后世称她为“千日王后”。

Remove ads

子女

安妮·博林与亨利八世之间只有女儿伊莉莎白存活下来。其馀三个孩子皆死亡或流产。

更多信息 姓名, 出生 ...

后世作品

注释

  1. 早期历史学家认为她约于1507年出生。然而1981年艺术史学者Hugh Paget发现安妮于1513年在布鲁塞尔所撰信件,当时她担任宫廷侍女,而该职位通常只授予12至13岁女孩,因此推断其出生年份应为1501年左右。
  2. 伊莉莎白、埃德蒙英语Lord Edmund Howard汤玛斯·霍华德英语Thomas Howard, 3rd Duke of Norfolk皆为第二代诺福克公爵之子女;因此安妮为第三代诺福克公爵的外甥女。埃德蒙的女儿凯瑟琳·霍华德后来亦成为亨利八世王后,为安妮的表妹。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