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越南君主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以下的列表列出越南历史上的所有君主。越南统一王朝的历代君主多采用“外王内帝”制度,在国内以皇帝为称号,同时接受中原王朝册封国王

雄王时代(鸿庞氏)

更多信息 称号, 姓名 ...
Remove ads

瓯貉

更多信息 称号, 姓名 ...

赵朝(南越国)[2]

更多信息 肖像, 谥号 ...

汉代时期越南起事人物

更多信息 封号, 姓名 ...

东汉末及东吴时期越南割据人物

更多信息 封号, 姓名 ...

东吴时期越南起事人物

更多信息 姓名, 在位时间 ...

前李朝

更多信息 称号, 封号 ...

唐代越南起事人物

梅氏

更多信息 称号, 姓名 ...

冯氏

更多信息 称号, 封号 ...

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越南自主人物

更多信息 称号, 姓名 ...

杨氏和矫氏

更多信息 称号, 姓名 ...
                安南属明时期       越南南北朝     法属印度支那  
越南第三次北属时期 吴朝   丁朝 前黎朝 李朝 陈朝 胡朝 后陈朝   后黎朝 莫朝 后黎朝 西山朝 阮朝 现代共和国
                                 
                          郑主        
                          阮主        
939       1009 1225 1400     1427 1527 1592 1788 1858 1945

吴朝

更多信息 称号, 姓名 ...

十二使君时期

更多信息 称号, 姓名 ...

丁朝

更多信息 谥号, 姓名 ...

前黎朝

更多信息 称号, 姓名 ...

李朝

更多信息 庙号, 谥号 ...
  • 《奉圣夫人黎氏墓志》载有一追尊君主“誉宗正皇”,唯其身份及与各君主关系情况则不详[18]

陈朝

更多信息 庙号, 谥号 ...

胡朝

更多信息 姓名, 在世 ...

后陈朝

更多信息 称号, 姓名 ...

后黎朝

更多信息 庙号, 谥号 ...

南北朝

莫朝(北朝)

更多信息 庙号, 谥号 ...

黎中兴朝(南朝)

更多信息 庙号, 谥号 ...

郑阮纷争

更多信息 庙号, 封号 ...
更多信息 庙号, 谥号 ...

莫氏高平

更多信息 姓名, 在世 ...

裒主(世守宣光镇

更多信息 称号, 姓名 ...

西山朝

更多信息 肖像, 庙号 ...
更多信息 肖像, 庙号 ...

阮朝

更多信息 肖像, 庙号 ...

注释

  1. 赵佗被越南陈朝敕封为“开天体道圣武神哲皇帝”。
  2. 赵佗建立南越国的年代并没有史籍直接记载,现代的研究文献均以《史记》的有关记载推算而得。所以目前对南越国建国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前203年(参见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网站),一说是前204年(参见《南越国史》,张荣芳 黄淼章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一说是前207年,参见《大越史记全书·外纪·赵纪》。
  3. 《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载“吕嘉攻杀王、太后及汉使者。遣人告苍梧秦王及其诸郡县,立明王长男越妻子术阳侯建德为王”,又《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载“元鼎五年夏四月,南越王相吕嘉反,杀汉使者及其王、王太后。”查《新编中国三千年历日检索表》,元鼎五年夏四月等同格里历西元前112年5月18日至6月15日
  4. 赵建德在越南史籍中被称作“术阳王”。
  5. 《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载“元鼎六年冬十月,行东,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南越国亡于元鼎六年冬十月,换算成公元纪年应为前111年,但由于汉朝以十月为岁首,冬为一年开始,依《新编中国三千年历日检索表》,元鼎六年冬十月等同格里历公元前112年11月11日—12月10日。
  6. 阮福映1778年称“大元帅摄国政”,1780年正式即王位,1802年建元嘉隆,1806年正式称帝。
  7. 以嗣君身份非正式在位3天,随后被废,继位前住在育德堂,故习称“育德帝”。
  8. 非谥号,仿中国史书称南朝宋刘昱、南朝齐萧昭业为废帝的例子,在《大南实录正编第四纪附纪》称“废帝”。
  9. 原拟定年号,以1884年为元年。但未及使用,协和帝便遭废黜。
  10. 非谥号,协和帝生前封号,在《大南实录正编第四纪附纪》中改以封号“朗国公”称呼协和帝。
  11. 非谥号,咸宜帝被法国殖民者送离越南,仿中国《新五代史》称后晋少帝石重贵为出帝的例子,在《大南实录正编第五纪附纪》中称“出帝”。
  12. 非谥号,仿中国《明史》称明惠宗朱允炆为“建文帝”、明代宗朱祁钰为“景泰帝”的例子,在《大南实录正编第五纪附纪》中称“咸宜帝”。
  13. 非谥号,维新帝继位后,按旧例应尊成泰帝为太上皇,但法国殖民政府不同意。后以成泰帝定居国外为由,称为“皇父皇帝”。
  14. 非谥号,维新帝被废后,启定帝所封爵位。
  15. 非谥号,在《大南实录正编第六纪附编》中以“废帝”称呼成泰帝。
  16. 维新帝被废后,大臣上疏,多直呼成泰、维新二帝名字。启定帝下令议定二帝称呼,因为成泰帝是启定帝同辈兄长,定亲公之爵,改称“怀泽公”。而维新帝是成泰帝之子,启定帝之侄,属于晚辈,不必封爵,称作“公子永珊”。
  17. 非谥号,在《大南实录正编第六纪附编》中以“废帝”称呼维新帝。
  18. 此据《应陵圣德神功碑》碑文,《大南寔录正编第七纪》中,“谋”字作“谟”字。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