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德海

清代宦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安德海(1837年—1869年9月12日),一说名安得海[2][3]直隶天津府南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晚清宦官清朝咸丰帝慈禧太后的宠宦。

事实速览 安德海, 总管太监 ...

生平

安德海出生年份有多种说法:1837年[2],1842年[4],1844年[5][3][6][7]。自幼自阉入宫,成为咸丰帝身边御前太监,人称“小安子”,颇知书,通晓论(《论语》)、孟(《孟子》)。咸丰年间,一直收受当时尚为懿贵妃的慈禧太后贿赂,为其提供咸丰的情报和助其讨好咸丰,日后因此深得慈禧重用。咸丰十一年(1861年)发生的辛酉政变中,安德海把咸丰遗诏密报慈禧太后,因此深得慈禧太后的欢心,升为总管太监。

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安德海出京办货,乘上两艘太平船从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招摇煽惑,声势赫然”[8];七月二十日,驶入山东境内,抵鲁北古城德州山东巡抚丁宝桢顺治帝祖训“宦竖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并表示“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为由,命泰安县知县何毓福将安德海与其随从逮捕,派人秘密向慈安太后请示,慈安命军机处回文,内称:“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著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著曾国藩饬属一体严拿正法。倘有疏纵,惟该督抚是问,钦此。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著严拿,分别惩办,毋庸再行请旨。”[9]

八月初七,丁宝桢于济南西门外丁字街(今饮虎池街北段)斩首安德海,暴尸三日,随行二十馀人,一律处死。日后《清实录 同治朝实录》甚至在同治八年八月庚戌连两条涉及安德海被处死一事[10] ——

谕内阁、本月初三日丁宝桢奏、据德州知州赵新禀称,有安姓太监乘坐大船,捏称钦差织办龙衣,船旁插有龙凤旗帜,携带男女多人,沿途招摇煽惑,居民惊骇等情。当经谕令直隶山东江苏各督抚派员查拏,即行正法。兹据丁宝桢奏、已于泰安县地方,将该犯安得海拏获,遵旨正法,其随从人等,本日已谕令丁宝桢分别严行惩办。我朝家法相承,整饬宦寺,有犯必惩,纲纪至严。每遇有在外招摇生事者,无不立治其罪。乃该太监安得海,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种种不法,实属罪有应得。经此次严惩后,各太监自当益知儆惧,仍著总管内务府大臣严饬总管太监等,嗣后务将所管太监严加约束,俾各勤慎当差。如有不安本分出外滋事者,除将本犯照例治罪外,定将该管太监一并惩办,并通谕直省各督抚严饬所属,遇有太监冒称奉差等事,无论已、未犯法,立即锁拏,奏明惩治,毋稍宽纵!

谕军机大臣等、丁宝桢奏、拏获招摇煽惑之太监,遵旨正法,并分别查办随从人等一折,已明降谕旨宣示矣。安得海既经正法,其随从之陈玉祥、李平安二名,亦系太监,均著即行绞决。此外尚有太监几人,著丁宝桢于讯明后,一并绞决,以儆效尤。其馀随从人等迹近匪类者,即懔遵前旨,分别惩办。至黄石魁一名,系何人役,折内所称前站官,究系何官,抑系冒充,并著讯明办理。安得海衣物等项,毋庸存储藩库,即由该抚派员解交内务府查收。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安德海死后,李连英取代其地位。

Remove ads

影视形象

演员 作品 年份 类型
李凌江 满清十三皇朝 1987 电视剧
彭伟华 戏说慈禧 1993
翁世杰 满清禁宫奇案 1994 电影
陈国邦 慈禧秘密生活 1995
潘宏梁 恭亲王 2006 电视剧
吴灏璋(童年) 大太监 2012
曹永廉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