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东尼·夏迪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安东尼·夏迪德(英语:Anthony Shadid,1968年9月26日—2012年2月16日),生于美国奥克拉荷马州奥克拉荷马市,著名记者,前《纽约时报》驻巴格达与贝鲁特地区战地记者。在2004年及2010年曾两次获得普立兹国际报导奖(Pulitzer Prize for International Reporting)。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生平

安东尼·夏迪德生于奥克拉荷马市,其家族出身黎巴嫩。1990年,毕业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主修政治学与新闻学。毕业后进入美联社,后转往《波士顿环球报》。因为他的家庭背景,他一直希望被派往中东,因此努力学习阿拉伯文。2002年,他受派前往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采访时,右肩曾经中弹。
2003年,夏迪德加入《华盛顿邮报》,他的报导开始得到美国观众的注意。2004年,以伊拉克战争为题材的报导,获得普利兹国际报导奖。
2010年,成为《纽约时报》记者,同年再度以伊拉克战争报导,获得普利兹国际报导奖。
2011年3月16日,夏迪德与其他三名记者,在利比亚东部进行采访反对穆阿迈尔·格达费的政治异议活动时,失去联络,引发国际社会关注。同年3月18日,《纽约时报》证实夏迪德与其他三名记者,遭利比亚军政府扣留。3月21日,经土耳其外交官斡旋,利比亚军政府释放这四名记者。
2012年2月16日,潜入叙利亚战区进行采访时,因向导马匹造成灰尘,引发气喘。因当地医疗资源不足,同事泰勒·希克斯(Tyler Hicks)对他进行急救无效,不幸过世,由希克斯护送他的遗体离开叙利亚[1]。
Remove ads
家庭
夏迪德与前妻生有一女。其妻,娜达·巴克利(Nada Bakri)也是《纽约时报》驻贝鲁特记者,两人生有一子。
获奖与成就
著作
- 《石头之屋》(House of Stone),阎纪宇译,新北市:卫城出版,2012年12月初版,ISBN 978-986-88793-0-0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