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宋鸣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二岁失母,三四岁时见岁时祭祀者,辄请祀其母。有负以过其母墓,必下拜哭泣尽哀。长大入学,馆舍旁有少妇以容来诲,见即垂目急避。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山东乡试第六十一名举人,父宋日干入京赶考时卒于雄县旅舍,宋鸣梧闻讣,跣行暑雨中,扶榇归沂,朝夕泣拜,哀感行路。嗣丁继母忧,结庐墓侧,相继六载。服阕,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刑部观政,授行人司行人,论劾魏忠贤,魏良卿打算罗致他,不从,天启七年(1627年)被勒令闲住[1],崇祯三年(1630年)三月升兵科右给事中,十一月升吏科左给事中,四年(1631年)五月升吏科都给事中[2][3][4],八月谪河南按察司照磨,六年历升南京行人司司副、南太仆寺丞、尚宝司丞、尚宝司卿,八年(1635年)三月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九年(1636年)卒。[5]
著作
著有《琅邪集》、《近圣居文集》、《羲易集成》等书,殁后崇祀乡贤,又附祭忠孝祠[6]。
家族
曾祖宋纬。祖父宋悌。父宋日干,贡生。
子宋之普、宋之韩。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