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宜江大学筹设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宜江大学筹设案,是1990年代台湾民间兴学计画,简称宜江案。由淡江大学相关经营者推动,唯山坡地开发之法令规定日益严格,计画延宕多年。最后该案改为淡江大学兰阳校园,并于2005年招收第一批学生。[1][2]

宜江筹设案
1985年,俞国华内阁回应台湾民意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由教育部颁布《开放私校筹设要点》,允许民间筹设新学校。民间人士在政府倡导和社会乐见的氛围下积极兴学,民办学校于1980年代末纷纷成立。淡江大学经营者张建邦有意在故乡宜兰县兴学,但受到当时法令限制私立学校不能设立分校,乃取“宜兰的淡江大学”之意,称为“宜江大学”。[1][2][3]
1989年,以淡江大学董事长张建邦为首的八位发起人组成了宜江大学工学院筹备处,并于1990年3月向教育部申请筹设,以“宜江工学院”申请设校。但由于宜江大学在山坡地设校是台湾首例,主管机关均慎重处理,至1995年环评才获通过。经过五年,部分发起人无法缴纳原先认捐的建校基金,建校资金发生困难,宜江大学筹备处乃决议将此案由淡江大学接办,由淡江大学收购宜江的预定地。[3]
并入淡江大学
1995年,教育部长郭为藩获知淡江大学将接办宜江筹设案,教育部便颁布私立大学可在外县市设立分校的法令,解除私校不能在外县市设分校的法令限制。淡江大学乃于1997年成立兰阳校园筹备委员会,重新向教育部申请设立分部,宜江案遂成为淡江大学的兰阳校园,并于2005年开始招生。[3]
2019年12月,淡江大学释出消息,自110学年(2021年8月1日)起,原先位于兰阳校园的全球发展学院4个系所回到淡水校本部办学,兰阳校园将转型作为中学教育、长照或在职教育等用途。[4][5][6]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