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实业补习学校
臺灣日治時期教育度下的一類學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实业补习学校,为台湾日治时期教育度下的一类学校,自1922年的第二次《台湾教育令》颁布后陆续设置,属于简易型的实业学校,其设置弹性较大,可由州、厅地方经费设立,或由市、街、庄或市街庄组合设立[1]。实业补习学校的入学资格较实业学校小,专收初等教育公学校、小学校毕业者;修业年限为2年,得延长1年,实业学校则需5年。其教育性质偏向职业教育,以训练技术性人员,可大致分为农业、工商业、及专收女性的家政类。由于较易入学,学费也较便宜,受到台湾社会欢迎[2]。
概况
至1936年为止,台湾设有40所实业补习学校,其中27所为农业类的实业补习学校。1937年进入战时体制后,相关产业人力需求增加,工业类及家政类的实业补习学校成长快速[3]。在家政类的女学校中,亦有名为实践女学校、技艺女学校、淑德女学校者。最早的家政女学校为1922年设置的台南女子技艺学校,战前共计有30所,其中位于台南州者即占了11所之多。在战后,近半数的实业补习学校仍作为职业学校,部分转为普通高中、国中、少部分转为国小,或是废校。日本内地位因应战时体制,于1935年实施《青年学校令》,废止了实业补习学校,并将实业补习学校与青年训练所合并为青年学校。而台湾的实业补习学校则是持续设置至1944年。
台北州
Remove ads
新竹州
台中州
Remove ads
台南州
Remove ads
高雄州
Remove ads
花莲港厅
台东厅
澎湖厅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