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对马海峡海战

1905年日俄海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对马海峡海战
Remove ads

对马海峡海战(日语:日本海海戦,俄语:Цуси́мское морско́е сраже́ние,英语:Battle of Tsushima,1905年5月27日—28日),简称对马海战,是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对马海峡进行的最后一场海战,由日本帝国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联合舰队对阵俄罗斯帝国海军中将齐诺维·罗杰斯特文斯基指挥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战役以日方大获全胜而告终。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中三分之二的舰只被摧毁,几乎全军覆没;而日方仅损失三艘鱼雷艇。这是海战史上损失最为悬殊的海战之一。日本联合舰队使用丁字战法英语Crossing the T歼灭了俄罗斯帝国第二太平洋舰队。

事实速览 对马海峡海战, 日期 ...
Remove ads

背景

整个俄罗斯海军舰队的舰船数量原本三倍于日本海军,但却分为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太平洋舰队。由于在1904年8月的黄海海战,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已经被重创并被围困于旅顺港,而黑海舰队因要对抗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并且受1878年《圣斯特凡诺条约》(第24条)限制不能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而无法抽调;又当时苏伊士运河虽然已经开通,但是掌握在日本盟友大英帝国手中(埃及原为鄂图曼帝国境内的自治王国英语Khedivate of Egypt,但自1882年起被英国军事占领),不许俄国人通行,导致俄国不得不派遣罗杰斯特文斯基海军中将率领由波罗的海舰队拼凑而成的第二太平洋舰队由波罗的海出发,绕过非洲好望角前往中国,途经北海大西洋印度洋南海,行程18000海里

虽然俄罗斯舰队实力可观,但舰队中的新旧战舰难以协调行动;新服役的战舰官兵尚不能熟练掌握;官兵素质低下,士气比较低落。另外由于历时8个月的漫长航行,旅途疲劳使整个舰队的作战能力严重下降。

该舰队原先得到的命令是驰援旅顺港,解除日军的封锁。但是在他们到达马达加斯加时,就已得到了旅顺失守的消息,不得不改投俄国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俄罗斯舰队向远东航行的同时,日本联合舰队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督促下,频繁进行实弹射击训练。东乡认为“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胜过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以逸待劳的日本联合舰队已经作好充分的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

Remove ads

经过

Thumb
路线图显示双方舰队
Thumb
战术阵型

5月27日

  • 04:45 - 日本联合舰队侦察船信浓丸英语Shinano Maru (1900)发回在九州西部海域发现俄国舰队的电报。
  • 05:05 - 在朝鲜半岛马山附近的镇海湾内,待命中的日本联合舰队得到全体出港的命令。同时向司令部发报:“已经发现敌舰,联合舰队即刻出动,今日天气晴朗但是波浪高”[1]
  • 06:05 - 信浓丸在一度失去俄国舰队踪迹后,重新进入视距跟纵。俄国军官建议采取行动,被指挥官拒绝,俄国舰队仍然保持无线电静默前进。[2]:223-224
  • 06:40 - 日本和泉号巡洋舰进入视距,纠正了信浓丸原先报告的俄国舰队位置误差。日本联合舰队现在掌握了俄国舰队的正确位置。[2]:226
  • 11:42 - 日本联合舰队第三分舰队在冲之岛附近与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接近。
  • 13:30 - 俄国舰队调整队形,引起了舰队队形的混乱。
  • 13:39 - 俄国舰队进入日军主力(第一,第二分舰队)视距范围,战斗开始命令发出。
  • 13:55 - 两舰队相距12,000米。此处位于冲之岛附近海面,距离对马岛以东约40海里。
    • 日军旗舰三笠号打出Z信号旗英语Z flag,向全舰队表明“皇国兴废在此一战,诸君一同努力(皇国ノ興廃、コノ一戦ニ在リ。各員一層奮励努力セヨ。)”[3]
  • 14:02 - 日本联合舰队(航向西南)与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航向东北)平行相对航行。
    • 俄国舰队战舰新旧混杂,性能差距导致全队列最高航速只有11节;日本舰队主力全队列最高航速可达16节,机动能力占有绝对优势。
  • 14:05 - 两舰队相距8,000米、日舰开始左舵调头,进行“U”字形的转弯。
  • 14:07 - 两舰队相距7,000米、日先导舰三笠号调头完成,俄舰开始炮击。
  • 14:10 - 两舰队相距6,400米、全部日舰调头完成。
  • 14:12 - 两舰队相距5,500米、三笠号右舷被击中。
  • 14:18 - 两舰队相距4,600米、日舰齐射俄先导舰苏沃洛夫公爵号。
  • 14:35 - 日本联合舰队(航向东南偏东)将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前进路线完全封锁,形成“丁”字射击阵。
  • 14:43 - 俄舰苏沃洛夫公爵号、奥斯利雅维亚号相继受到重创脱离战斗。
    • 俄舰队队形混乱,一开战就失去了指挥,胜负已定。
  • 14:50 - 俄舰亚历山大三世号带领俄国舰队(航向正北)试图脱离战斗。
  • 14:58 - 日本第一分舰队从东北方一起调头。
  • 15:05 - 日本第一分舰队(航向西北)与第二分舰队一起夹击俄舰。
  • 15:10 - 俄舰奥斯利雅维亚被击沉、苏沃洛夫公爵号逃脱。
    • 俄舰队以亚历山大三世号为先导舰,不断的掉转航向试图躲开了日舰炮火的致命攻击。
  • 16:30 - 日本第一分舰队失去了与俄舰的目视接触。
  • 17:28 - 日本联合舰队(航向正北)继续追击俄舰。
  • 18:00 - 两舰队相距6,300米、炮击再度开始。
  • 19:03 - 俄舰亚历山大三世号被击沉。
  • 19:20 - 俄舰苏沃洛夫公爵号、博罗地诺号被击沉。
  • 20:30 - 日本雷击舰展开夜间鱼雷攻势。俄舰拉季米尔·莫诺马赫号、纳瓦林号和伟大的西索亚号相继沉没。

5月28日

  • 09:30 - 日本联合舰队在郁陵岛南方发现俄第三分舰队,追击开始。
  • 10:34 - 接管舰队指挥权的涅鲍加托夫少将决定投降,俄第三分舰队旗舰尼古拉一世号挂起白旗。
  • 10:53 - 俄舰投降开始。
  • 15:30 - 日舰截获并俘虏了受重伤后由旗舰转移到驱逐舰大胆号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
  • 18:00 - 俄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拒绝投降自沉。(海战结束)

结果

对马海峡海战是近代海战史上著名的教科书式战例之一,日本海军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仅以损失3艘鱼雷艇的代价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并摧毁了俄国最后的海上力量。

俄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巡洋舰分队旗舰奥列格号率领阿芙乐尔号、珍珠号和1艘驱逐舰脱离舰队,掉头向南穿过对马海峡,最后到达1500海里以外的菲律宾(被扣留,战后归还俄国),只有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逃到海参崴。

对马海峡海战结果充分证明了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海权学说。再次证明了战列舰在海战中无可替代的霸主地位,并且深刻影响了海军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英国的第一海相费席尔坚信此战证明了对战舰来说最重要的是火力和航速。[4]由此催生了无畏型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将大舰巨炮主义推向巅峰。

对马海战其影响力不仅局限在军事方面,直接左右了俄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命运。曾经处于世界前列的俄国海军一蹶不振,海战的失败动摇了俄国沙皇的统治。日本通过此战,为3个月后的《朴茨茅斯和约》的订立铺平了道路,从此进入了世界海军强国的行列,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国家。

Remove ads

参战舰队序列简介

日本联合舰队构成

Thumb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大将)
第一舰队(旗舰:三笠
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大将)
参谋长:加藤友三郎(少将)
参谋:秋山真之(中佐)
参谋:饭田久恒(少佐)
参谋:清河纯一(大尉)
第二舰队(旗舰:出云
司令长官:上村彦之丞(中将)
参谋长:藤井较一(大佐)
参谋:佐藤铁太郎(中佐)
参谋:下村延太郎(少佐)
参谋:山本英辅(大尉)
第三舰队(旗舰:严岛
司令长官:片冈七郎(中将)
参谋长:斋藤孝至(大佐)
参谋:山中柴吉(中佐)
参谋:百武三郎(少佐)
第一战队(旗舰:日进

第三战队(旗舰:笠置)
司令官:出羽重远(中将)

第二战队(旗舰:磐手

司令官:岛村速雄(少将)

第四战队(旗舰:浪速)
司令官:瓜生外吉(中将)

第五战队(旗舰:桥立

司令官:武富邦鼎(少将)

第六战队(旗舰:须磨)
司令官:东乡正道日语東郷正路(少将)

第七战队(旗舰:扶桑)
司令官:东乡正道(少将)

  • 装甲海防舰:扶桑
  • 炮舰:筑紫、鸟海、摩耶、宇治
Remove ads

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构成

Thumb
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

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
参谋长:科隆(Klapiers de Kolon)上校

  • 第二舰队 (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兼)):
    • 主力舰苏沃洛夫公爵(Knyaz Suvorov,总旗舰)
    • 主力舰亚历山大三世(Imperator Aleksandr III)
    • 主力舰博罗季诺(Borodino)
    • 主力舰(Oryol)
    • 运输船阿娜杜尔(Anadyr)
    • 第五战队 (司令:费尔克萨姆 (Dmitry Gustavovich von Felkerzam) 少将):
      • 主力舰奥斯利雅维亚(Oslyabya,旗舰)
      • 主力舰伟大的西索亚(Sissoi Veliky)
      • 主力舰纳瓦林(Navarin)
      • 装甲巡洋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Admiral Nakhimov)
  • 巡洋舰队 (司令:恩克维斯特 (Oskar Adolfovich Enkwist) 少将):
    • 第六战队:
      • 防护巡洋舰奥列格(Oleg,旗舰)
      • 防护巡洋舰阿芙乐尔 (Aurora)
      • 装甲巡洋舰弗拉季米尔·莫诺马赫 (Vladimir Monomakh)
      • 装甲巡洋舰迪米特里·顿斯科伊 (Dmitrii Donskoi)
    • 第七战队:
      • 防护巡洋舰斯韦特兰娜 (Svetlana,旗舰)
      • 防护巡洋舰钻石 (Almaz)
      • 防护巡洋舰绿宝石 (Izumrud)
      • 防护巡洋舰珍珠 (Zhemchug)
  • 雷击舰队:
    • 第一驱逐舰队:
      • 驱逐舰旺盛 (Buinyi)
      • 驱逐舰大胆 (Bedovyi)
      • 驱逐舰敏捷 (Bystryi)
      • 驱逐舰英勇 (Bravyi)
    • 第二驱逐舰队:
      • 驱逐舰强大 (Groznyi)
      • 驱逐舰响亮 (Gromkiy)
      • 驱逐舰快活 (Bodryi)
      • 驱逐舰辉煌 (Blestyashchiy)
      • 驱逐舰完美 (Bezuprechnyi)
  • 辅助船队:
    • 医院船奥廖尔(Oryol)
    • 医院船科斯特罗马(Kostroma)
    • 装配船堪察加等等
Remove ads

与台湾的交集[5]

日俄战争期间,在1904年8月起,俄国海军三舰队中只剩波罗的海舰队尚能出动;由于驻扎地和苏伊士运河被日本的盟友英国封锁等原因,欲赴远东参战,路线就势必绕半个地球,而当中也因此包含了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故日方为确定波罗的海舰队战力,同时防止舰队在前进途中经台湾海峡之际进占台湾对日夹击,遂在今通霄镇虎头山顶上设瞭望台,随时监控舰队动态使日方知悉。据说,1905年5月,虎头山哨兵发现波罗的海舰队,并传达给前线,造就了对马海峡海战胜利;战后的1935年,台湾总督府于此建立结合仰天炮管、船锚设计的“日露战役望楼纪念碑”,勉怀虎头山瞭望台的贡献,并趁机宣传内地延长主义。

然而依史实,波罗的海舰队最后以大圆航线,经由台湾东岸的太平洋北上而非经台海,使瞭望台无用武之地,通霄的纪念碑最后徒具政令宣传形式。此碑在二战战后,原碑文被抹去重刻,成为“台湾光复纪念碑”,但外型从旧。现和山腰的通霄神社构成虎头山公园一部分。

注释与出处

Loading content...

参看

Loading content...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