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泉亲彦
日本前厚生大臣,医学博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泉亲彦(日语:小泉 親彦/こいずみ ちかひこ,1884年9月9日-1945年9月13日)是日本政治家、陆军军医、医学博士,其最终军衔为陆军军医中将,从四位,勋一等。他是海军少将小泉亲治的养嗣子。1941年起,他成为内阁厚生大臣,在任上积极鼓吹“总力战”并支持石井四郎开展生物战研究。日本战败他选择以自杀来避开盟军的审讯。
生平
小泉亲彦1884年(明治17年)9月9日生于福井县,是原鲭江藩武士小泉亲正的第三个儿子,同时也是海军少将小泉亲治的养嗣子[2][3]。小泉亲彦曾先后就读于东京开成中学、旧制第六高等学校,1908年(明治41年)12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2]。学生时代因用德语书写考试答卷,被教官视为态度不逊,成绩因此被从首位降至第二名[1]。1909年(明治42年)6月他成为二等军医并被配属至东京炮兵工厂[2]。1911年(明治44年)12月,小泉亲彦升职为一等军医[2]。1914年(大正3年)6月26日他成为陆军军医学校的教官并兼任陆军大学的教官[2][4]。1918年(大正7年)6月,他升任三等军医正[2]。也是在这一年,他被遴选进入毒气调查委员会担任委员,并开始与渡边又治郎、合⽥平、百濑五郎和安达⼗九等人一同负责使用食盐生产液态氯气的研究,为研制毒气投放和防护手段提供先决条件[5]。这些人在同年8月就研制出“2号防毒⾯具” ,并制造了8万套交付给在西伯利亚前线的⽇军使⽤[6]。1919年(大正8年)3月到1920年(大正9年)5月,他出访欧美[2]。1921年(大正10年)4月获医学博士学位[2]。1922年(大正11年)2月,他升任二等军医正并在1924年(大正13年)8月升任一等军医正[2]。
1930年(昭和5年)3月,小泉亲彦被任命为军医监[2]。1932年(昭和7年)4月11日,小泉亲彦任近卫师团军医部长并兼任军医学校教官,负责化学兵器研究室[4][7]。1933年(昭和8年)8月1日,他升任陆军军医学校校长后,1934年(昭和9年)3月5日就晋升陆军军医总监(等同陆军中将)并出任陆军省医务局长[4]。1937年(昭和12年),因官制改革,陆军军医总监被改称陆军军医中将,这是军医系统的最高军衔[3]。同年11月20日,他转调至大本营任野战卫生长官,实际负责指导部队用毒以及防毒[6][4]。1938年(昭和13年)12月10日,小泉亲彦转为预备役[2]。
1940年(昭和15年),小泉亲彦获授勋一等旭日大绶章[1]。1941年(昭和16年)7月18日他在第三届近卫内阁中任厚生大臣,后续又在东条英机内阁中被留任原职[2][4]。在任上时,小泉亲彦在自身研究化学战的背景下积极鼓吹“总力战”,大力支持石井四郎的毒气战与细菌战等研究活动[8][9]。1944年(昭和19年)7月18日,随着东条英机内阁下台,他也被解除了厚生大臣的职务,同年7月21日,小泉亲彦被敕选为贵族院议员[6][10]。此后直至其自杀的一年多时间里,小泉亲彦基本没有参加公开活动[6]。此时的他意识到日本必将战败,而战败后必定会因海外移民的返回和粮食供应不足而造成饥荒,而天皇也会退位并受到审讯,由此终结日本2600多年的皇国历史[6]。
1945年9月,小泉亲彦作为战争犯罪嫌疑犯被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传唤,但他拒绝接受盟军审讯[1][11]。9月13日,军国主义思想以及皇国历史观崩塌的他依照古礼着白衣剖腹自尽,时年61岁[6][11][3]。
Remove ads
人物成就和评价
在任陆军省医务局长期间,小泉亲彦以先驱者身份推动日本陆军首次实施卡介苗接种,有效防控结核病。他同时还致力于设立厚生省,创建厚生年金保险制度并倡导全民医保[12]。曾任厚生省官僚的滩尾弘吉评价小泉亲彦称“其人有描绘宏大愿景的伟岸气度”[12]。
- 官阶
- 勋章
脚注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