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红书治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红书治港是香港特区政府施政的相关争议。
2023年香港与中国内地全面恢复通关之后,有不少中国内地网民透过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评论香港和港府施政,得到港府快速回应。有不少香港市民评论,指港府高度关注中国内地网民言论,却对香港市民的意见迟迟未有同等重视,令市民觉得港府“厚此薄彼”,甚至有“小红书治港”的观感[1][2]。
背景
香港建制派网媒橙新闻评论称,“小红书治港”暴露出香港人对香港特区政府重视中国内地民意的不满,亦侧面反映出在网络言论的煽动下香港市民与中国内地旅客的矛盾正在加深。橙新闻认为香港特区政府应该留意小红书等平台上某些故意发表的针对香港的负面言论[4]。
“小红书治港”个案
2023年5月,由一宗来自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的投诉引发的国泰航空空服员歧视非英语乘客风波发生后,香港特首李家超随即高调回应,更指事件“伤害了香港和内地同胞的感情”[6]。
2023年中国内地中秋国庆长假临近,香港警方严打黑的及白牌车,否认因小红书投诉增加而执法。在记者会上,香港警方特别以普通话和简体字向旅客呼吁,称如发现“乱收车费或故意绕道行驶”,可记下司机资料及联络警方[7]。
2024年维港举办的跨年烟花音乐汇演过后,大量中国内地旅客滞留香港街头,无法即日返回深圳,中国内地网民在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批评香港待薄旅客,香港政府又立即跨部门制订措施[8]。更宣布于该年的农历新年其间延长罗湖口岸通关时间至清晨以及深圳湾口岸于该年的年三十晚至年初四晚实施24小时通关。
在2024年美斯缺阵香港表演赛事件,引来大量中国内地旅客在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批评美斯做法不尊重中国人,并要求主办方“回水”[9],香港政府亦多次作出回应,当中亦指出许多内地游客专程来港观赏表演赛,对美斯未能上阵感到极度失望。
香港立法会选委界议员谢伟俊称香港市民的意见,例如在经济低潮时,停供或政府代供强积金、退税、撤辣、减印花税等意见,却迟迟未能得到香港特区政府同等重视及回应[10]。
2024年6月,政府提出禁止排队时吸烟、禁止加味烟等10项短期控烟措施,有立法会议员忧全面禁止电子烟及加味烟或令人才、旅客抗拒来港,影响目前最重要的经济发展。不过,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指出旅客并非选择来港吸烟,而是来参与商业活动、参观景点及感受文化等,认为香港呈现活力及空气清新,比“四处有烟头、乌烟瘴气”好,卢宠茂更指出在小红书上的反应都很支持香港的控烟政策,甚至认为应该在当地推行[11]。
香港特区政府回应
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曾国卫回应指,香港特区政府驻内地办事处和新闻处,一直有留意中国内地网民在社交媒体如微信、抖音、新浪微博、快手、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分享与香港相关的内容,并在有需要时作出回应,以及转介至相关政策局和部门作适当跟进[12][13]。曾国卫强调,“无论是在本地或内地社交媒体提出有关香港的意见,特区政府都同等重视[14]。”
2024年1月,在特首李家超与议员进行的交流答问大会中,谢伟俊再公开点出李家超政府的施政问题,譬如执法人员“日夜赠庆”地抄牌,重罚阻街商贩,严厉打击工厦食肆及书店,被外界指责是“滥罚抢钱”之举;又如楼市政策失焦,市民“股、楼、债都损失严重”等。再加上政府的施政作风,让部分市民有“亲无纳税的小红书帐户,远离真正纳税的香港人”[15]。
然而,李家超指谢伟俊的发言让他想起2019年反修例运动中“黑暴”“软对抗”和“反动力量”势力经常使用的用辞,声言看到有苗头出现就要严厉打击。他还表示,如果将向某个地方宣传以挑拨离间的方式去形容,便是一种“迂腐且危险的态度”。他表示自己有责任将社会带出正向思维,希望大家避免将小矛盾化大,不把不是矛盾的事情说成矛盾[15]。
Remove ads
相关评论
网台新闻节目主持人李锦洪批评用中国内地的体制看香港事务,自然会格格不入,港府分不清中国内地的官方意见和民意,在政策上无逻辑地向中国内地倾斜[15]。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