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尤清

台湾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尤清
Remove ads

尤清台湾话Iû Tshing,1942年3月20日),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民主进步党籍,生于高雄市大树区,曾任监察委员立法委员台北县县长中华民国驻德代表等职务。

事实速览 尤清, 中华民国第5任驻德国代表 ...

1980年被选任为监察委员,是党外运动参与者中首位取得该职位者,也是民进党“建党十人小组”的成员。

Remove ads

早年

尤清幼年就读溪埔国小,每天早上走三、四公里路去上学,下午就牵牛羊去吃草。初中时就读凤山中学。初中毕业之后考入屏东农校后,他被测出辨视力色弱,因而丧失入学资格。后来他先进入新设的中山中学就读,同年的同学有施明德;第二年才参加入学考试重回凤山中学高中部,碰到许多个对他影响深远的老师与同学。毕业之后考入政治大学法律系,大二就通过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高等考试(专技高考)律师检核考试,在恩师杨玉宏的引领下,大三就翻译义大利思想家韦球的正义理论,接著又接触德裔美籍教授傅利得曼、海德堡大学教授拉德布鲁赫的自然法公义法学理论。大学毕业该年其父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

台湾土地银行董事长萧铮提携下,尤清进入土地银行法制室工作,一方面通过专技高考律师考试,另一方面继续跟随恩师杨玉宏在文化大学法律研究所进修。其硕士论文为《近代社会变迁与法律变迁之研究》。三十岁考取德国学术交流总署(DAAD)奖学金,如愿以偿赴德国留学。曾赴海德堡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留学五年,1978年获海德堡大学法学博士

Remove ads

党外运动

学成归国后,加入中国比较法学会平民法律服务处,认识姚嘉文林义雄两人,并开始在《美丽岛杂志》发表文章。他的第一篇文章写的是〈抵抗权论〉,文中坚定主张,对于掌握统治权力者的显然非法行为,人民有权力拒绝服从、或运用暴力抵抗。不久后,《美丽岛杂志》的重要分子即遭到整肃性的逮捕。1979年12月10日,美丽岛事件爆发,为张俊宏辩护。12月13日,与黄石城等人商讨新办杂志,自己以《博观》介绍国外政治理论,《深耕》则由黄石城筹备办理,以本土文化、环保生态为主题。[1][2]

1980年12月27日当选监察委员。1981年6月,《深耕》杂志发行创刊号。该刊在出版五期后(月刊,至1981年11月)仍在亏损,使尤清与黄石城总计负债200万元以上。[2]

民进党时期

1989年,尤清代表民主进步党参选台北县长选举,以4,085票险胜中国国民党提名的台大政治系教授李锡锟[3]

而在1993年台北县长选举中,因为国民党分裂出的新党声势甚旺,尤清以六十馀万票击败得四十馀万票国民党提名的三重市地方闻人蔡胜邦和得二十多万票的新党立法委员李胜峰

1989年至1997年间,尤清任职台北县县长因迁移板桥车站造成今府中站商圈没落,故1998年参选台北县立法委员落败[来源请求]。2001年和2004年代表民进党担任全国不分区立法委员。

2006年,尤清有意参加台北市市长选举,在最后一刻前往民主进步党台北市党部登记时,遭台北市党部以“所携证件不符规定”为由拒绝[4],其后他支持谢长廷竞选市长。

2007年尤清出任中华民国驻德国代表,9月9日抵柏林履行职务。著作有《监察院春秋》、《立法院风云》、《尤清选集》、《尤清对话》、《你站在哪一边》等书。

2010年4月9日,尤清登记参选民主进步党第13届党主席选举,尤清表示,民进党近两年来偏离民主机制,他身为创党党员必须挺身而出[5]。2010年4月10日,尤清表示,历任民进党主席只有蔡英文不了解民进党创党精神、也不了解创党时人民对民进党的期待,现在却与他争论什么是党内民主,还透过民进党发言人林右昌出面反驳他;林右昌有诗人的浪漫性格,但法政知识不足[6]。2010年4月11日,民进党十年政纲首场座谈会,尤清批评,座谈会不讨论ECFA,却讨论人口老化;蔡英文是唯一没有参选立功的民进党主席,过去是国民党技术官僚,民进党执政后才“投靠”民进党[7]

2010年5月23日,民进党第13届党主席选举,尤清获总得票数8,406票,得票率9.71%,败给寻求连任的蔡英文。这场选举的电视政见发表会协商会议,蔡英文连续缺席三场,自称受蔡英文指派代理出席的新潮流系刘进兴强硬要求尤清接受蔡英文阵营开出的条件,引发尤清不满[8]

选举纪录

更多信息 年度, 选举届数 ...
Remove ads

个人生活

家族背景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