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尤金·艾伦
White House butler 1952–1986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尤金·艾伦(英语:Eugene Allen,1919年7月14日—2010年3月31日)[1]是一位在白宫担任侍者及管家长达34年的非裔美国人,他于1986年退休之前的职位是白宫总管。2013年电影《白宫管家》的剧情便是改编自他的生涯与经历[2]。
生平
艾伦于1919年出生于维吉尼亚州的斯科茨维尔,在进入白宫之前已有过多年的侍者经验,任职于仅服务白人的娱乐场和乡间俱乐部,包括一座位于维吉尼亚州温泉城的渡假地、以及位于华盛顿特区的一家俱乐部[3]。1942年时,艾伦在华盛顿的一场生日宴会上认识了他的妻子海琳(Helene),两人后来结婚共达65年,并有一位独子查尔斯·艾伦(Charles Allen)[4]。
1952年,33岁的艾伦开始进入白宫担任配膳员(pantry man),职责内容有洗盘子、整理橱柜及擦拭银餐具等基础工作[5]。经过多年后,艾伦的职位得到提升,最后成为总统的贴身管家。
1963年时,艾伦因为甘迺迪遇刺案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子查尔斯描述当时的情形:“我父亲在甘迺迪总统遇害那天很晚才下班回家,但接著又起床并穿好大衣,说:‘我必须回去工作’。不过当他走到走廊上时,就颓然倒在墙上并开始哭泣。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看到我爸爸哭”[6]。之后虽然艾伦受邀参加甘迺迪的丧礼,但他以“总得有人留在白宫,服务所有从丧礼上回来的人”为由,选择坚守岗位、进行接待会的准备工作[3]。1974年上任的总统杰拉尔德·福特与艾伦的生日正好在同一天,因此艾伦在福特的白宫生日派对上也总是有份,福特夫人也会请众人同时给予福特和艾伦祝福[5]。
1981年,艾伦在隆纳·雷根的任内升上了白宫众管家中最富盛名的职位——总管[7]。第一夫人南茜·雷根曾邀请艾伦带妻子一起出席在白宫举办、招待西德总理赫尔穆特·科尔的国宴[5]。
1986年,艾伦正式退休。他与妻子海琳都打算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投票给民主党籍的总统候选人巴拉克·欧巴马,但海琳却在投票日前一天去世了,使艾伦只能独自一人前往投票所、并见证了美国首位非裔总统的当选[8]。2010年3月31日,艾伦因为肾功能衰竭而病逝于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塔科马公园市的华盛顿教会医院[1]。
Remove ads
名声
艾伦第一次为公众所知,是由于《华盛顿邮报》于2008年总统大选落幕不久后刊载的一篇文章“一名受本届大选满足的管家”(A Butler Well Served by This Election),此文介绍了艾伦与其妻子,还以美国种族关系的变迁和艾伦服侍过的诸位总统为背景,来叙述他的人生。文末还叙述了夫妻两人打算投票给欧巴马,但海琳却去世的经过:
两人谈到了要一起为巴拉克·欧巴马能入主白宫而祷告、要一起去投票。当他们走路去选区时,她的一只手撑著拐杖,另一只手扶在他身上。...海琳在星期一时已经有跟医师约诊,尤金起床并碰了碰她,接著又继续这个动作。他下床拖著脚走到她睡的那侧,再碰了她一下,但他已孓然一身了。过了一会他说:“我自己醒了,我太太却没醒”[7]
这篇故事公开后立即引发了影响,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买下了版权翻拍艾伦的人生履历,而他也受邀参加欧巴马的就职典礼。艾伦在与会时评论道:“这就是他了...呼,我真的要说,看到这真的很棒。目睹他站在那边,一切都值得了”[3]。
导演马乔利·亨特(Marjorie Hunt)执导了一部32分钟纪录片《白宫里的员工们》(Workers at the White House),艾伦与其他曾在白宫任职过的侍者都在片中出现过。该纪录片于2009年时由史密森尼民俗录音室发行成DVD,称作《白宫员工们:传统与回忆》(White House Workers: Traditions and Memories)[9]。
2013年电影《白宫管家》是一部以尤金·艾伦的故事为基底的作品[2],编剧丹尼·史壮是看了2008年华盛顿邮报那篇介绍艾伦的文章,而对此片激发灵感的[10][11]。电影的中心角色——佛瑞斯·惠特克饰演的虚构管家“塞西尔·盖恩斯”(Cecil Gaines)仅略为以真实的尤金艾伦为蓝本创造。保守派政论家班·夏皮洛表示,电影主角与艾伦本人的差别会对于历史的描写造成扭曲。他说:“电影本身无疑地充满了不准确的历史情节,《白宫管家》实质上与其采取的题材——白宫总管艾伦的生活没有共同之处,除了电影主角与艾伦都是白宫里的黑人管家之外”[12]。
Remove ads
注释及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