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尼利槽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利槽溝
Remove ads

尼利堑沟群Nili Fossae)是火星表面一个被侵蚀,且部分区域被沉积物和来自附近撞击坑富含黏土的喷出物填充的破裂区域。中心位置大约是 22.57°N, 76.8°E,低于火星大地水准面约 0.6 公里。尼利槽沟曾经是预计2012年登陆火星的火星科学实验室登陆候选地点之一;ESAExoMars 火星探测车也把该处列为候选地点之一,但目前尚未做最终确定。

事实速览 坐标, 长度 ...
Thumb
尼利槽沟区域的彩色影像。

地质状况

在尼利槽沟有大量的橄榄石暴露在表面。2008年11月 NASA火星侦察轨道器 在尼利槽沟发现当地岩石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矿物[1]。同时还发现了铝蒙脱石、铁镁蒙脱石、水合氧化矽、高岭石族矿物和铁氧化物[2]。NASA 的科学家发现尼利槽沟是甲烷的来源,引起了甲烷是否来自于生物作用的问题[3][4]

相关研究

2010年7月有研究者指出在尼利槽沟的碳酸盐质岩床可能是热液反应取代了超基性岩石而形成。接著热液活动可能产生对生物活动足够的能量。而生物活动的证据是可以被保留的[5]

现在相信尼利槽沟的形成是和形成邻近伊希地平原的巨大撞击事件有关[6][7]。尼利槽沟是在一个围绕伊西地平原的同心圆结构上的曲线构造。有部分专家认为像尼利槽沟这样地质构造特征可以用 "Ring Tectonics theory" 来解释[8]。而“被埋藏的生命”的可能证据也已经在尼利槽沟被寻找到[9]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