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尼子晴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子晴久
Remove ads

尼子晴久(日语:尼子 晴久あまご はるひさ Amago Haruhisa,1514年3月8日—1561年1月9日、永正十一年二月十二日—永禄三年十二月廿四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出云国的战国大名,亦是出云、隐岐备前备中备后美作因幡伯耆等地的守护大名。晴久是尼子经久的嫡孙,因兼任山阴山阳地区十一国中的八国守护之故,乃当时中国地方最具势力的大大名之一。晴久与大内氏毛利氏多次交战,缔造了尼子家族的全盛时期。

Thumb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生平

永正十一年(1514年)二月,晴久作为尼子经久嫡子尼子政久的次子出生[1]。因政久已有长子,所以晴久之幼名并非父祖辈所常用的“又四郎”,而是“三郎四郎”。由于兄长早夭,加之父亲政久于永正十五年(1518年)九月在攻打出云国大原郡阿用磨石城时不幸阵亡[2],三郎四郎也因此被祖父经久提拔为继承人。三郎四郎元服后,初名为“诠久”。

天文六年(1537年),年届80高龄的尼子经久隐居,尼子家当主之位由24岁的诠久继承。之后诠久便进攻播磨企图扩大版图,然而敌对的大内义隆对其进行牵制,外加原臣属于尼子氏的安艺国有力国人毛利元就之离叛,致使尼子军大败。

天文十年(1541年)祖父过世之后,尼子诠久致力于将叛离的国人找回。同年,受将军足利义晴赏赐偏讳,改名为“晴久”。隔年,击退大内义隆的进攻。之后尼子晴久致力于恢复旧有版图,以出云、伯耆、美作、隐岐为基础,对周边的地区进攻。天文十三年(1544年)让因幡守护山名诚通从属,攻打备后国豪族三吉氏,重挫毛利家援军儿玉就忠福原贞俊布野崩)。

天文二十年(1551年)大内义隆因为陶晴贤的谋反而自杀后,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幕府封尼子晴久为山阴山阳等八国守护。

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十一月,晴久谋杀了叔父尼子国久等人所属的新宫党。一般都以为这是毛利元就的反间计,但是近来研究也指出这是尼子晴久肃清自家的作法以强化内部统治。

天文二十四年(1555年)陶晴贤于严岛之战败死后,晴久趁机进攻石见,夺取石见银山,但与毛利元就陷入拉锯战,直到弘治二年(1556年)击溃毛利元就的兵马(忍原崩),总算确保尼子家对石见银山的支配。

永禄三年十二月廿四日(1561年1月9日),晴久在月山富田城突逝,享年47岁。从《云阳军实记》等史料中对晴久猝逝场面的记载来看,其死因很可能是因脑溢血所致。

Remove ads

评价

尼子晴久的叔公尼子久幸认为尼子晴久是一个思虑不周密、血气有馀但仁义不足的人,可是尼子家的最盛期也是由晴久缔造。

参考文献

  • 河本静乐轩 ‘云阳军实记
  • 广濑町教育委员会编集‘尼子史关系资料调查报告书’
  • 米原正义‘出云尼子一族’(新人物往来社)
  • 今井尭‘日本史総覧’ 3(中世 2)、新人物往来社、1984年。 NCID BN00172373。
  • 上田正昭、津田秀夫、永原庆二、藤井松一、藤原彰‘コンサイス日本人名辞典 第5版’、株式会社三省堂、2009年。

出处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