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岩桥千冢古坟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岩桥千冢古坟群(日语:岩橋千塚古墳群/いわせせんづかこふんぐん Iwasesenduka kofungun),简称为岩桥千冢[注 1],是位于日本和歌山县和歌山市大字岩桥的一处古坟群,主要组成部分是将军冢古坟、天王冢古坟、大日山35号坟、井边八幡山古坟和大谷山22号坟等等,为文化厅指定的特别史迹,下属的大日山35号坟的出土文物和井边八幡山古坟出土的男子立像埴轮(力士埴轮)分别是重要文化财和和歌山市指定文化财[3][4][5][6][7],古坟群的入葬者被认为是纪伊国造家或以其为中心的大伴氏和忌部氏等氏族的族人[8]
古坟群可以细分为花山古坟群、大谷山古坟群、大日山古坟群、岩桥前山古坟群、和佐古坟群、井边古坟群(井边总纲寺谷古坟群)、井边前山古坟群和寺内古坟群[9][2],最初的范围仅包括大字岩桥南面,及至北面的天王冢古坟与西北面的花山地域,相等于花山古坟群、大谷山古坟群、大日山古坟群、岩桥前山古坟群以及和佐古坟群,1962年的调查时扩展至井边古坟群、寺内古坟群和井边前山古坟群[2]。
Remove ads
历史
古坟群位于和歌山市的东部,比邻纪之川下流和阪和自动车道,坐落于东西延展的龙门山脉的矢田峠以西,相对高度达120米的岩桥山块,地势上能够俯瞰和歌山平原[10][1]东西距离约四公里,以西约两公里为日前神宫与国悬神宫。古坟群内总共有超过900座古坟,占地约62公顷的特别史迹范围内则包含其中的约500座古坟,已确认的古坟中共有27座前方后圆坟和4座方坟,其馀的均是圆坟,为日本规模最大的群集坟,建筑时期横跨4世纪末至7世纪,并且以6世纪为主[11]:5-6[12][13],墓室形态有竖穴式石室、横穴式石室、箱式石棺和粘土椁等等[14],其中横穴式石室有别于畿内的形态,属于“岩桥型”横穴式石室[15],其玄室大多建有石棚和石梁,而建有石棚的古坟虽然分布于西日本各地,但是其一半以上的53座古坟集中于和歌山县,其中有34座位于古坟群内,石梁则仅见于和歌山县内,古坟群内建有石梁的古坟有21座,同时建有石棚和石梁的古坟则有19座[9]。
1906年,德川赖伦在古坟群展开实地调查,其帝国大学同学帝国大学理科大学教授坪井正五郎在接获其通知后派遣大野云外前往调查[16],大野对古坟群的调查在1911年经英国考古学家尼尔·戈登·门若的著书传至海外[3]。1918年,黑板胜美等人应和歌山县的邀请对古坟群展开调查[17]。1931年7月31日,古坟群获指定为日本国史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征用为防空洞。1952年3月29日,获上调为特别史迹[18][12]。1962年和1967年,和歌山市和和歌山县先后对古坟群展开调查。1971年,以保存古坟群为目的纪伊风土记之丘正式对外开放[18]。1988年,特别史迹范围扩展至大谷山和大日山等地区,2000年再扩展至大谷山部分地区[11]:5。2003年开始对古坟群展开了为期三年的调查[1]。2016年,特别史迹的范围再度扩展至部分天王冢古坟和大谷山22号坟[11]:5。
Remove ads
古坟群
花山古坟群位于大字岩桥和栗栖[注 2],坐落于岩桥山块西边,高77.2米的花山,花山以前又有埴山、埴轮山和丽山等称号。古坟群由9座前方后圆坟和75座圆坟所组成[注 3],其中3座前方后圆坟和13座圆坟受到土地开发等的影响而消失。群内古坟大多建于5世纪,以岩桥千冢古坟群来说,属于较早出现古坟和引入横穴式石室的地区,前方后圆坟的比率亦较其馀古坟群要高。墓室形态以粘土椁为主[7][9][19],例如花山8号坟和已消失的花山44号坟[注 4]。另外,横穴式石室的例子有花山6号坟[注 5]。其中,8号坟出土了铁剑、滑石制管玉、勾玉、小玉、玻璃制小玉和臼玉等等,在当地也流传花山古坟群曾经出土过三角缘神兽镜、筒形铜器和石钏等文物[21][20]。
大谷山古坟群位于大字岩桥、鸣神和井边[22][23],北面是花山古坟群,南面则是大日山35号坟,坐落于相对高度为132米的大谷山。古坟群由5座前方后圆坟和约20座圆坟所组成[注 6],以坐落于山顶的大谷山22号坟为主,其北面的四处分支各分布了大谷山4号坟、5号坟和6号坟[注 7],39号坟、27号坟、28号坟和20号坟[注 8],16号坟[注 9]、14号坟、15号坟和17号坟,35号坟、36号坟和37号坟。其中,6号坟、27号坟和28号坟是早期横穴式石室引入至岩桥千冢古坟群时的古坟。另外,大谷山22号坟也出土了马具、须惠器以及武具、力士和巫女等各式各样的埴轮。39号坟则出土了铁斧、直刀和小型铁制品[22][23]。
Remove ads
-
坟丘
-
位于东面造出的复原埴轮
-
出土埴轮(重要文化财)
大日山古坟群位于大字井边和鸣神,位处于岩桥山块的西面,比邻岩桥前山古坟群,北面是大谷山古坟群,坐落于相对高度为141米的大日山。古坟群由两座前方后圆坟和约50座圆坟所组成,这两座前方后圆分别是大日山1号坟和35号坟,其中1号坟位于120米高的地方,全长32米,后圆部分直径达25米,前方部分长7米,中间细部与前方部的宽度相同,形象埴轮和圆筒埴轮散落于坟丘顶部,其周围约有6座圆坟,其中除了8号坟的墓室形态是竖穴式石室外,其他均是横穴式石室。1号坟以西约200米处则是位于山顶的35号坟,建于6世纪前半,全长83米,后圆部分直径达37米,前方部分长46米,坟丘四周被圆筒埴轮所包围。墓室形态是位于后圆部分的两袖式横穴式石室,全长7.5米,玄室则长4.5米,宽2.4米,高2.8米[25][26]。
Remove ads
岩桥前山古坟群位于大字岩桥和寺内,位处于岩桥山块之上,东面是和佐古坟群,西面是大谷山古坟群、大日山古坟群和井边古坟群等等,为岩桥千冢古坟群的中心古坟群,地处平均相对高度为130米的地方,自大正时代开始将东面称作前山A地区,其馀部分称为前山B地区[27],总共有三座前方后圆坟、约300座圆坟和一座方坟[9][注 10]。目前,官方网站有记载的古坟分别是前山A2号坟、A13号坟、A23号坟、A24号坟、A32号坟、A46号坟、A47号坟、A56号坟、A58号坟、A67号坟、A99号坟、A100号坟、A111号坟、前山B53号坟(将军冢古坟)、前山B67号坟(知事冢古坟)和前山B112号坟(郡长冢古坟)[3]。
Remove ads
和佐古坟群位于大字下和佐,坐落于岩桥山块的顶部和北面斜坡,其中北面斜坡现在是蜜柑田,以西一公里处则是岩桥前山古坟群。古坟群由一座前方后圆坟和9座圆坟所组成[注 12],这一座前方后圆坟是位于岩桥山块最高点155米处的天王冢古坟,建于6世纪后半,全长86米,高6米,后圆部分直径达44米,前方部分长42米,墓室形态是岩桥型两袖式横穴式石室,全长10.59米,其中玄室长4.22米,宽2.89米,高5.9米[45],石室高度仅次于大野窟古坟,为日本全国第二高的石室,同时亦是和歌山县内规模最大的古坟[46][47][48]。
井边古坟群位于大字井边,坐落于大日山35号坟南面的山脚,相对高度约30米的地方,西南500米处是井边前山古坟群,以东400米是寺内18号坟。古坟群由三座方坟和约30座圆坟所组成[注 13],其中1号坟为方坟,建于6世纪末至7世纪初,南面边长40米,北面边长28米,东西两边为39米,呈梯形,石室全长10.8米,玄室长4.15米,宽2.7米,高2.8米[49]。
井边前山古坟群位于大字井边、冈崎、寺内、神前、西和森小手穗,坐落于岩桥山块西面的一小山块,相对高度为102.2米的福饭峯,其北面部分称为前山,古坟也大多位于此地,范围为东西距离800米,南北距离200米,南面则是果园[50][51]。古坟群由5座前方后圆坟和49座圆坟组成[9][注 14],分为中央支群、东支群和西支群,其中中央支群建有井边八幡山古坟,东支群则建有3座前方后圆坟、5座圆坟以及森小手穗埴轮窑迹,西支群则是一座前方后圆坟和31座圆坟[50]。
寺内古坟群位于大字寺内、森小手穗和吉礼,坐落于岩桥山块的南面,范围为东西距离一公里,南北距离1.5公里,南面是总纲寺谷。古坟群由96座古坟组成[注 15],墓室形态以横穴式石室为主,例如直径达35至40米的寺内57号坟,也有墓室形态为粘土椁和木棺的古坟,例如直径约20米的寺内63号坟,而前方后圆坟则有寺内18号坟,全长28.6米,后圆部分直径为13米,前方部分长15.6米,坟丘四周和顶部均有圆筒埴轮,前方部分和后圆部分均建有横穴式石室,前者石室全长6.5米,玄室长2.63米,宽1.96米,后者石室长0.9米,宽1.65米,中央部分则是宽0.5米的羡道[52][53]。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