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岳阳楼记

范仲淹就岳阳楼重修一事所写的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岳阳楼记
Remove ads

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1]。北宋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到任一年,滕子京就把岳州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待楼修成,致书同年进士范仲淹(即《与范经略求记书》一文)写一篇《岳阳楼记》。滕子京和范仲淹同为被贬官员,时常向其抱怨自身的处境,范仲淹明白滕子京自贬谪到巴陵知州后,常展露愤恨不平之气,欲劝勉之,正好滕子京来信求撰记,所以范仲淹在文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抒怀抱也规劝老友[2][3]

Thumb
悬挂在岳阳楼中的《岳阳楼记》屏风

《岳阳楼记》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范仲淹河南邓州担任知州时写的这篇散文,所以推测文章是在花洲书院,而非登上岳阳楼[4]之时写就。不过,《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

欧阳修的散文《偃虹堤记》是继《岳阳楼记》的仿作。其文章开头即说:“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

Remove ads

评价

  • 尹洙评价《岳阳楼记》是“传奇体”。[5]
  • 孙绪《沙溪集·无用闲谈》:“范文正公《岳阳楼记》,或谓其用赋体,殆未深考耳。此是学吕温《三堂记》,体制如出一轴。然《岳阳楼记》闳远超越,青出于蓝矣。夫以文正千载人物,而乃肯学吕温,亦见君子不以人废言之盛心也。”
Thumb
明代陈淳行书《岳阳楼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