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工部龙属

鸟臀目的一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工部龍屬
Remove ads

工部龙属名:Gongbusaurus)是鸟臀目恐龙的一,生存于1亿6000万至1亿5700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工部龙是一类小型的植食性恐龙,但很多有关的资料都不详。目前已有一个物种,但由于这个属原先是根据一根牙齿而命名,所以两个种之间并没有实质的证据连系。它的化石都是在中国发现。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模式种 ...
Remove ads

描述

根据五彩湾工部龙G. wucaiwanensis)的化石,并比较其他基底鸟臀目恐龙来推算,工部龙应该是两足的植食性恐龙,身长约1.3-1.5米。它应该是善于奔跑的动物[1]

分类

董枝明认为工部龙与法布尔龙最为相似,而将工部龙归类于法布尔龙科[2]。在1989年,董枝明描述、命名了第二个物种五彩湾工部龙G. wucaiwanensis),并将工部龙改归类于更为进阶的棱齿龙科[1]。但在次年,大卫·威显穆沛(David B. Weishampel)及Larry Witmer发现工部龙是分类不明的基底鸟臀目恐龙[3]。而近年的评估发现工部龙是鸟臀目的疑名[4],并建议将资料较多的五彩湾工部龙重新命名[5]彼得·加尔东(Peter Galton)更提出工部龙的牙齿与窃肉龙加斯顿龙类似,所以工部龙有可能属于甲龙亚目[6]

历史

在1983年,董枝明等人以两颗牙齿(编号IVPP V9069)选为正模标本,并根据这些化石而建立工部龙,这两颗牙齿分别来自于前上颌骨上颌骨。这些化石都发现于中国四川省上沙溪庙组,地质年代属于牛津阶,当时正在进行荣县的学校建设航空测量活动在。董枝明等人将这些化石进行描述、命名,模式种拾遗工部龙G. shiyii)。属名的“工”意指进行当地工程的工人,“工部”也是唐朝诗人杜甫的别名,他在四川当地任官;种名“拾遗”则是杜甫的另一别名,也暗指化石的发现过程[2]。在1989年,董枝明命名了第二个物种五彩湾工部龙,它的正模标本(编号IVPP 8302)包括了部份下颌、三节尾椎及部份前肢,后来再加入了两节荐椎、八节尾椎及两个完整的后肢作为副模标本(编号IVPP 8303)。这些化石都是发现于新疆五彩湾石树沟组[1]

恐龙古生物学中,只根据牙齿标本而建立的名称都不被重视,因为它们没有足够的特征可以命名、研究。所以大部分古生物学家都建议废除工部龙这个,并将五彩湾工部龙重新命名为新属[5]。另一个可能的名称真工部龙Eugongbusaurus[7]被建议取代工部龙,但真工部龙依然是无资格名称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