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左光斗
明朝官员 东林六君子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左光斗(1575年10月12日—1625年8月26日),字共之,一字遗直,号浮丘,又号沧屿[1],直隶安庆府桐城县左家宕(今安徽枞阳横埠镇中义村)人。明末东林党六君子之一。因东林党争,遭到阉党魏忠贤下狱拷打而死,崇祯帝为之平反,赠右都御史、太子少保。南明弘光帝时谥忠毅,世称左忠毅公。
Remove ads
生平
万历三年九月初九日(1575年10月12日)左光斗生于桐城东乡左家宕老家,出生之日恰逢斗姥元君神诞,因而命名为光斗[2]。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举庚子科应天乡试。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会试取得第十一名,廷试取得三甲九十一名,与杨涟是同榜进士。[3]同年十月,授中书舍人,擢监察御史,巡按京畿,捉拿了吏部的一些作恶多端的官吏,当时奸党恶人冒充官吏,横行京师,左光斗调查之后,收缴假印七十多枚,拘押假官一百多人。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宠妃李选侍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九月光宗死于红丸案,朱由校继位,改元“天启”,是为熹宗。李选侍又想继续侍奉熹宗。时魏忠贤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机,把持朝政大权,坚持让李选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宫内;都给事中杨涟、浙江道御史御史左光斗等为防李选侍干预朝事,逼迫李选侍移居仁寿殿哕鸾宫。此事件史称移宫案,事后左光斗受到熹宗赐银币褒奖[4]。
天启元年(1621年),因移宫案宦官与东林党势力间关系愈加紧张,左光斗力主移宫案[5][6]。天启元年二月,左光斗出任巡按直隶御史、提督北直隶学政[7],期间他在顺、永、保、河四府设立武学以培养将材,又在河间、天津设屯学,收录学生并给荒田百亩使其自耕, 田地每年收获一部份粮食后返还补助学校[8][9]。
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左光斗上书支持时任大学士孙承宗暂掌兵部事务,明熹宗以东事紧急,同意了他的请求。[10]。
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升大理寺左寺丞,升大理寺左少卿。
天启四年(1624年),拜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同年六月,宦官魏忠贤专权,杨涟上了一份奏章,揭发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左光斗等七十馀人大力支持,弹劾忠贤等三十二斩罪,但熹宗皆不信。
天启五年三月十九日(1625年4月25日),魏忠贤矫旨提问。魏忠贤反诬陷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贿赂,判定杨涟、左光斗各坐赃二万,魏大中三千。后左光斗等人被捕下狱,受酷刑折磨,史载“五日一审,受拶、夹、棍等刑,不能跪起,平卧堂下受讯”。门生史可法潜入狱中探望时“已不成人形”。左恐连累门生,将史赶出监狱[11]。魏忠贤诬光斗等贪污数万两白银,要追出赃款。左光斗的旧友孙奇逢与鹿正(主事鹿善继父)、张果中四处募款,诸生热烈响应,募得数千两白银上缴未及,魏忠贤见左光斗有人营救,反而加重拷打六君子,六君子皆死,孙奇逢等人被赞为范阳三烈士[12]。
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四日(1625年8月26日),左光斗在狱中被锦衣卫许显纯拷打而死,其兄左光霁亦被阉党都御史周应秋所逼,自杀而死,左母因二子俱死,悲痛而卒。魏忠贤一度又要将左光斗开棺戮尸,后来被劝阻[13]。
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驾崩,明思宗即位,改元崇祯,惩办阉党,魏忠贤畏罪自杀,思宗追赠光斗右都御史、太子少保,录用其一子为官。南明弘光帝时,为左光斗追谥忠毅[14]。
Remove ads
著作
作品收入《左忠毅公集》5卷。
家族
曾祖左麒、祖父左轸、父左出颖,母周氏。兄左光霁、左光朝、左光前、左光启,弟左光裕、左光先、左光明、左光弼。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