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差异女性主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差异女性主义(英语:Difference Feminism),是女性主义的流派。该女性主义承认性别间有所差异,而要求提升受传统贬抑的女性价值。[1]
简述
差异女性主义,主张男女之间有生理或其他的差异,但该差异不能作为价值判断性别间道德地位的理由。 [2]
“差异女性主义”一词,诞生于1980年代和1990年代美国女性主义的“平等与差异争论”中[3]。1990年代,女性主义者将“差异”与“平等”视为二元逻辑,透过后现代或解构的进路,消解或悬置这种二分法。 [3][4][5] 而差异女性主义一词随之失宠,变得鲜少使用。
差异女性主义不需要本质主义作为前提。大多数差异女性主义都没有论证女性特质、女性传统价值观、思维习惯(“认识方式” )[6]或人格特征之间,存在著生理的、内在的、非历史的或其他“本质”上的联系. [7]这些女性主义者只试著承认,在此刻,女性和男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并探索被贬低的“女性化”气质。 [8] 这种差异女性主义也被称为性别女性主义(英语:gender feminism)。[9][10]
某些差异女性主义的分支,如玛丽‧戴莉,不仅认为女性和男性不同,具有不同的气质,或不同的认知方式,更认为女性及女性气质优于男性。[8] 尽管关于戴莉的女性主义是否是本质主义一直是争议,但这种观点不需要本质主义作为前提。[11][12]
Remove ads
历史
1980年代,一些女性主义发展差异女性主义,回应当时流行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争论脉络中,称为“平等女性主义”)。平等女性主义,强调男女之间的相似性,因男女在能力、理性等方面并无不同,故以此主张平等对待女性。虽然一样以男女平等为目标,但差异女性主义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异,并认为为了男女平等,平等对待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不是必要的。 [13]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致力在社会和法律上促进性别中立化,因为社会法律上的性别差异对待是自由民主中权利和参与的障碍。而差异女性主义则认为平等女性主义主张的性别中立化伤害了女性,借由“强迫她们模仿男性,剥夺她们对社会的独特贡献,或让她们参与有利于男性的社会竞争”。 [14]
差异女性主义追溯其自身来源至19世纪的早期思想,如德国作家Elise Oelsner[译名请求]。她认为除应该允许女性进入本来男性限定的领域和机构,如科学界,这些机构同时需要改变,需要承认被传统贬低的女性价值。Elise Oelsner认为,“女人的优越天性”能改革科学,使其更平等、更自由。[15]在护理方面,差异女性主义影响了护理伦理。在后一点上,许多女性主义者以“女性主义有什么不同?”的方式重新阅读了“差异女性主义”一词。 (例如科学实践)而不是“男女之间有什么区别”? [6]
Remove ads
本质主义
某些第二波女性主义者的思想,如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和激进女性主义神学家玛丽·戴利,常被论者视为是“本质主义”。[1]哲学上的本质主义中,是相信事物拥有使自身成为自身的本质与属性。[16]性别政治中,性别的本质主义意味着“女人”和“男人”具有无法改变的固定本质或特性,例如行为习惯、思考惯性及人格特征等。
然而,克瑞西达·海斯等女性主义学者批评以“本质主义”解释戴利和吉利根的思想。她们认为“本质主义”的指控通常是滥用术语,而不是基于证据的批评 [17][18],并没有准确地反映吉利根[17]或 戴利[19]的观点。
参见
外部链接
- 《正义与差异政治》(ISBN 9789864772971)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