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丹群岛

菲律賓群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丹群島
Remove ads

巴丹群岛,又译巴坦群岛,是菲律宾最北的群岛。行政上属于巴丹群岛省,北隔巴士海峡台湾台东县兰屿乡相望,南隔巴林塘海峡巴布延群岛(属卡加延省)相望,是菲律宾最北的领土。岛上居民与兰屿达悟族同源。

事实速览 巴丹群岛, 自然地理 ...

地理组成

群岛共有约50个岛屿。最北的岛屿是雅米岛(Mavudis岛),距离台湾本岛142公里,距离台湾离岛兰屿99公里,比距离吕宋岛200多公里还要近。[1]其他主要岛屿有Mabudin、Misanga、Ditarem、夏扬岛(Siayan)、伊巴雅特岛(Itbayat)、汀姆岛(Dinem)、巴丹岛(Batan)、沙坦岛(Sabtang)、沃荷斯岛(Ivuhos)和德奎岛(Diadekey)。只有三个最大岛屿伊巴雅特(Itbayat)、巴丹(Batan)和沙坦(Sabtang)有人居住。岛上居民与台湾台东兰屿达悟族人语言可相通。

巴丹群岛省首府巴斯科位于巴丹岛Batan Island)。

族群渊源

Thumb
台湾被视为广泛分布的南岛语族南岛语系的主要源头之一

根据考古与语言学的理论,认为南岛语族的扩散是由台湾兰屿、巴丹岛,到达菲律宾,再由东南亚岛屿迁往大洋洲达悟族(雅美族)人与巴丹岛人虽然在语言与文化上要较达悟族人与台湾原住民相似,但在遗传上,达悟族人却与台湾原住民相近。[2]

日本学者移川子之藏于19世纪考据,兰屿和巴丹两边居民的礼仪、穿著、藤帽、发型等特征,及主食、烹饪方法与民俗语汇,都极相似,研判属同一族群。美国人类学者Dezso Benedek更从两地墓葬都采“瓮棺葬”,认为两地应有共同起源,只因后来兰屿与巴丹被划为两个国家而被迫分隔。兰屿第一位博士生、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所博士生董恩慈说16世纪以来,巴丹岛历经西班牙、美国、菲律宾等国治理,西化程度较高,兰屿则相对位处台湾外海边陲,保留较多传统文化。[3]

主权归属

由于台湾的清朝-日本-中华民国主权变动,以及菲律宾的西班牙-美国-菲律宾主权更迭,因此有台湾学者研究称巴丹群岛的主权归属实际上存在争议。[4][5]西班牙自1565年开始殖民菲律宾,1686年首次抵达巴丹群岛,并在1783年与当地土著达成协议,将群岛并入西属菲律宾。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朝战败并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取得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同年,日本与西班牙签订《日西分界协定》,两国以“巴士海峡中线”为界,但未明确经纬度坐标。西班牙将北纬20度以北视为日本势力范围,而巴丹群岛位于分界以北。[6]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美国战胜西班牙,双方在巴黎进行和约谈判。美国最初拟将北纬21度30分以南的群岛纳入割让范围,但在西班牙引用1895年分界协定后,最终美国在《巴黎条约》将菲律宾的最北界定为北纬20度,巴丹群岛被排除在外。但在1900年,美国出兵占领巴丹群岛,并将其纳入菲律宾卡加延省管辖,而日本并未对美国占领提出抗议。二战期间,巴丹群岛被日军占领,日本战败后由美军接收,并在1946年随菲律宾独立而归属菲律宾。现今巴丹群岛省为菲律宾最北部的省份。[6]

图片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