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霸格288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霸格288(Bagger 288),或称为MAN TAKRAF RB288[2],是一台巨型斗轮挖掘机及移动式露天采矿机,由德国克虏伯公司为能源与采矿企业蒂森克虏伯建造。
霸格288于1978年建造完成,以13,500吨的重量超越了大马斯基,成为当时世界最重的陆上载具。[3]该机器的设计和制造历时五年,随后又耗费五年进行组装,总成本约为一亿美元。[4]1995年,霸格293以14,200吨的重量取代其成为最重陆上载具。不过,世界最大自走式陆上载具为中国徐工集团制造的XGC88000履带起重机,而物理尺寸最大的陆上载具则为F60覆土输送桥。
霸格288的操作效率极高,仅需五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全部作业[1]。虽然霸格288与霸格293被认为是“姊妹机型”,但目前尚不清楚霸格288是否如霸格293般被归类为TAKRAF的SRs 8000型。[5]
Remove ads
概要
霸格288专为德国汉巴赫露天煤矿的覆土清除任务设计,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铲轮挖掘机之一。这台巨型机器每天可挖掘24万吨煤炭或24万立方米的覆土[6][7],相当于一天内将一个足球场挖至30公尺深。其每日产出的煤炭可装满2400节煤车,该挖掘机全长220公尺(721英尺),高度96公尺(315英尺),规模略小于霸格293。考虑到长时间操作的需求,机体内部配备有独立的卫浴与厨房设施。[8]
运行霸格288需外部提供16.56兆瓦的电力,行驶速度介于每分钟2至10米(每小时0.1至0.6公里)。[9]主结构由宽46米(151英尺)的底盘支撑,底盘设有三排共十二组履带,每组履带宽3.8米(12英尺)。由于履带的接地面积大,霸格288的地面压力仅为1.71巴(24.8 psi),能轻松穿越碎石、泥土和草地,且几乎不留下痕迹。其最小转弯半径为50米,最大爬坡角度达5度(1:18斜率)。铲轮直径为21.6米(70英尺10英寸),装有18个铲斗,每个铲斗的容量为6.6立方米(约8.6立方码)。
2001年,霸格288完成汉巴赫矿区的煤层暴露工作后,迁移至加兹威乐矿区。这段22公里(14英里)的搬迁路线横跨德国多项基础设施,包括61号高速公路、埃尔夫特河、铁路线及多条公路。整个迁移耗时三周,动员70名工人,成本近1500万德国马克。为让霸格288顺利通过河流,施工团队在河床放置大型钢管以引导水流,并铺设岩石与碎石打造平坦路面。同时,为减少对植被的影响,还特意播撒草种以恢复受损地区。尽管整机搬运成本昂贵,但相较于拆解后运送,再在目的地重新组装的方案,所需费用仍是较低。
霸格288虽属德国铲轮挖掘机的经典系列,其技术传承可追溯至1958年的霸格281。此后,该系列机型相继推出1975年的霸格285、1976年的霸格287,以及1995年的霸格293等。[9]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图库
-
霸格288近景
-
位于加兹威乐矿区的288及相关挖土机,摄于2005年
另见
- 最大机器列表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