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氏量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巴氏量表(英语:Barthel scale)是复健医学上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具备自行完成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的量表。每个项目皆可依据该患者能否独力完成给予由高至低的评分[1]。本量表使用十个项目来衡量各种日常活动。患者获得评分越高,出院后能够在家独立生活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评估每个项目时,患者需耗费的时间、体力与完成度可以做为各项目评分的参考。
![]() |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所处的环境也会出现影响各项目得分的外在因素。若其生活于非典型的家庭环境,其获得的评分将会较低(例如家里空间狭窄增加患者移动上的阻碍,则与活动相关的评分将会较低)。因此,如果环境影响该患者的评分,则应详细描述并将其附注在量表中[2]。
Remove ads
历史
1965年,Mahoney与Barthel共同提出巴氏量表,得分由0至100分[3]。1988年,Collin等人认为原始的评分标准过于夸大,导致描述并不精确。随后,他们提出修改版本,分数的最小单位设定为1分,每个项目分为0至20分,20分代表该患者在执行该项目时可以完全独立[4]。这个较敏感的(意即,好与更好、差与更差之间的评估被放大)版本对患者各项日常活动执行能力的评估进行更加严格的区分。它的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住院后康复的评估,也可用于家庭照护和社区照护等领域[1]。巴氏量表是最早用于评估患者执行日常活动能力的方式之一,它的提出将职能治疗师的实务操作上推进至评估、量化患者功能的阶段[1]。
巴氏量表的有效性与泛用性已经受到证实,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各类型的诊断或各环境的评估[5]。巴氏指数表现出较高的评分者间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以及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依序为0.95及0.89。此外,其也表现出与其他用于评估身体机能指标的高度相关性,约为0.74至0.8[1]。然而,有研究指出巴氏量表在中风的临床评估中较不精确[6]。
Remove ads
评估项目与级距
巴氏量表总分为100分,依据患者能否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由低至高分为五个级距。附表为巴氏量表的详细内容:[7][8]
将上述各项得分加总后,即可将患者分类至对应的级距:
- 完全依赖:0分-20分
- 严重依赖:21分-60分
- 中度依赖:61分-90分
- 轻度依赖:91分-99分
- 完全独立:100分
Remove ads
参见
- Modified Rankin Scale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