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部山之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布部山之戰
Remove ads

布部山之战,是日本战国时代山中幸盛率领的目标为复兴尼子氏尼子再兴军,与毛利军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事,于永禄十三年二月十四日(1570年3月20日)爆发在出云国布部山(今岛根县安来市广濑町布部)。这场战事被后世的军记物称为是“今日为尼子、毛利之间的最后一战”[1][2]的激战。

事实速览 布部山之战, 日期 ...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Remove ads

背景

永禄9年(1566年)11月28日,尼子义久向毛利元就降伏,尼子家灭亡。之后,尼子家家臣山中幸盛立原久纲图谋尼子家再兴,于1568年前往京都东福寺,迎立新宫党尼子诚久之子尼子胜久还俗。

翌年永禄12年(1569年),山中幸盛经由但马、隐岐于出云上陆,占领出云忠山,并攻略新山城,出云一国除了月山富田城外,几乎落入尼子手中。同年9月,于石见国成功击退毛利军(原手合战)。

毛利元就有感于此,于是产生危机意识,将伊予及北九州的毛利军主力召还,转向出云方面进军。由毛利辉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担任先锋,自石见前往出云讨伐尼子再兴军。

尼子势掌握情报后,考量隐岐为清叛变(美保关之战),以及进攻月山富田城失败,造成再兴军兵力折损等等不利情势,决定由总大将尼子胜久率兵由石见路前往月山富田城途中的布部山(现在的岛根县安来市广濑町布部)布阵,以阻击毛利。

布部山之战

Thumb
毛利军对尼子再兴军进攻路线

尼子军在布部山的2个登山口(水谷口・中山口)布阵,全军由山中幸盛担任大将,率领6,800兵,等待毛利军的攻击。其中水谷口部分,尼子军由山中幸盛・立原久纲率兵,与毛利军的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对峙,中山口则由尼子军的秋上宗信横道秀纲,与毛利军的福原・桂对峙。

战争初期,有地利之便的尼子军占有优势,但吉川元春率领别动队循小路登上布部山顶,突袭尼子军本阵,同时山下的毛利军本队也发动攻击,在双方夹击之下,造成尼子势总崩而败北。尼子军先退往末次城,但毛利军紧追不舍,胜久退往尼子军的根据地真山城。当时山中幸盛在伯耆的末石城笼城,吉川元春故意扬言要攻击末石城旁边的大山寺,山中幸盛于是设伏于大山寺,但吉川元春突然转攻末石城,山中幸盛促不及防,被吉川攻入城中而遭俘获(不久自行脱逃)。

参战武将

Thumb
布部山之战两军布阵图
  • 下文表 者为战死。

毛利军

水谷口

第一阵:

第二阵:

第三阵:

布阵不明:

  • 境又平(井筒女助)
  • 山县宗右卫门
  • 境七郎右卫门
  • 小坂越中守
  • 细迫左京亮 

中山口

第一阵:

第二阵:

布阵不明:

  • 田门右卫门尉 
  • 中井善左卫门
  • 饭田与十郎
  • 饭田小三郎
  • 江田七郎右卫门
  • 浅原助六
  • 国司元武日语国司元武

后阵(本阵)

游军

尼子再兴军

水谷口

第一阵:

第二阵:

第三阵:

  • 力石九郎兵卫
  • 高尾右马允
  • 高尾惣兵卫
  • 黒正

布阵不明:

  • 马来与三右卫门
  • 神西元通
  • 进左吉兵卫
  • 马田平左卫门 
  • 目加田団右卫门
  • 目加田采女佐
  • 池田与三郎
  • 相良助九郎
  • 比田十郎太郎
  • 徳吉孙九郎
  • 真野
  • 屋葺

中山口

第一阵:

  • 牛尾弾正忠
  • 横道源介
  • 横道権之丞
  • 远藤甚九郎
  • 马田入道
  • 金尾半四郎 
  • 飞石孙太夫 
  • 由利甚七 

第二阵:

布阵不明:

  • 疋田右近
  • 疋田右卫门尉
  • 岸孙右卫门
  • 古志新十郎
  • 福山次郎左卫门
  • 吉田三郎左卫门
  • 吉田八郎左卫门
  • 长森吉内
  • 浅山太郎次郎
  • 日野介六
  • 牛尾大炊之助
  • 足立治郎左卫门
  • 目黒左近右卫门(自尽)
  • 熊谷
  • 吉冈
  • 石冢与一

结果

此战中,尼子十勇士之一的横道秀纲被中井善左卫门讨取,真木与一也战死,米原纲宽于京都出家,神西元通被毛利方驱逐,熊野久忠向毛利军投降,尼子再兴军势力急遽衰退,1571年8月下旬,尼子家在出云最后的据点真山城,也在毛利军攻击下陷落。原本笼城抵抗的胜久逃往隐岐,尼子再兴军的势力自出云被完全驱逐出境。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