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希茉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希茉娜
Remove ads

希茉娜拉丁语Simona Orinska,1978年8月18日),出生于拉脱维亚厄格里英语Ērgļi,是拉脱维亚舞踏艺术家编舞家指挥者。此外, 她专长于舞蹈疗法或舞蹈运动疗法.

事实速览 希茉娜,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希茉娜在Ērgļi长大直到她6–7岁,而后她的家人搬迁到Misa (拉脱维亚)。当她17岁时她搬迁到里加,开始在里加应用学院(Riga Applied College)考查环境设计科系, 她的本科专业是物体设计。而后她在拉脱维亚文化专科院校(Latvian Academy of Culture)完成她的艺术学士硕士学位,接著在里加Stradina大学(Riga Stradina University)完成她的第二硕士学位 - 保健服务及艺术疗法专业资格。[1]

舞踏生涯

希茉娜第一次见识到舞踏是在2002年当她参与来自德国Schloss Brölin Art Center的Sophie Cournede的工作坊,但她只在2005年才开始积极参与舞踏:[1]

2008年, 她参与在里加主办的国际艺术协同效应节 (International Arts Synergy Festival)[2] 和呈现一个多元媒体舞踏表演称为"眼睛在我的膝盖飘扬" ("Eyes Fluttering in My Knees").[3]

2010年, 她将在里加的快乐艺术博物馆(Happy Art Museum)呈现一个新的舞踏表演称为"神圣夜舞"("The Sacred Dances of the Night"). 她的合伙人是Modris Tenisons(艺术家、指挥者), Artis Gulbis(表演及音响家), Gita Straustina(录影家), Skaidra Jančaite(来自立陶宛歌唱家), Ken Mai(来自日本的表演顾问), Ērika Māldere(艺术灯光设计师) and Aigars Lenkēvičs(图像设计师) [4][5][6]

Remove ads

其他舞蹈表演

除了舞踏表演之外, 她也参与列队艺术(processional art)的演出 - "有人领导"("Somebody who leads")[7] 与在一个图片展 - "俳句" ("On Haiku")演出.[8] 她也参与国际舞蹈录影项目 (拉脱维亚, 英格兰,波兰, 西班牙, 智利, 匈牙利), 首映是在2007年8月17日在国际录影艺术节"水件"(International Video Art Festival “Waterpieces 07”)框架下演出.[9]

舞蹈运动疗法

希茉娜在"ARS"医学会(Medicīnas sabiedrība "ARS") 管制下于舞蹈疗法或舞蹈运动疗法为生. 她提供个体和集体舞蹈运动疗法. 她的客户包括儿童和成人. 她用舞蹈运动改善客户的身体,情绪,认知和社交能力. 她用这种疗法以帮助她减轻客户的情绪和身体的压力,解决身心(psychosomatics)方面的问题,[10]

自2009年4月20日,她在一家儿童医院"Gailezers”被受聘为艺术治疗专家(舞蹈运动疗法),治疗有精神问题的儿童。[1]

她在布里斯托尔英国曾参与两个舞蹈运动疗法的实习: 在2008年在一个舞蹈运动治疗中心称为“舞蹈之声”(客户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成瘾康复,学习困难,自闭症儿童和个人客户)和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被称为“St.Christopher的学校”(客户群体:替个人客户提供自闭症谱系障碍.[1]

她是拉脱维亚舞蹈运动疗法协会的创始成员之一。她现在也是协会的董事会成员之一。[11]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