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帝国鹰 (德国)

神圣罗马帝国和近代德国的徽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帝國鷹 (德國)
Remove ads

帝国鹰(德语:Reichsadler),是纹章中常见的鹰饰,源自罗马阿奎拉[1],在神圣罗马帝国和近代德国的纹章中被使用。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1918年)、德意志共和国(1919-1933年)和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1945年)的纹章中均有出现。在清代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因为国徽上的帝国鹰被称为“单鹰国”,与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的“双鹰国”相对。[2]

Thumb
1939年10月希特勒德国国会发表演讲,听众山呼万岁,其背后是一只巨大的帝国鹰

自1949年以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徽一直使用相同的设计,但名称为联邦鹰Bundesadler)。

Remove ads

历史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

“帝国鹰”起源于一种被认为由查理曼大帝所使用的原始徽章样式。查理曼是第一位由教宗于公元800年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的法兰克统治者。其标志最终可追溯至古代罗马军队的鹰纹阿奎拉(Aquila),即雄鹰军旗。

加洛林王朝的宫殿屋顶上曾竖立过一座鹰像,而奥托三世的权球上也镶嵌有一只雄鹰。腓特烈一世皇帝普及了鹰作为帝国象征的使用,将其运用于旗帜、纹章、钱币与徽记上。[3] 查理曼半身像上亦刻有鹰形图案。

奥托王朝与萨利安王朝的皇帝们常以罗马风格的“鹰权杖”作为象征,腓特烈二世皇帝更将帝国鹰铸于其钱币之上。然而在13世纪中叶之前,帝国鹰仅作为帝国象征,尚未成为纹章学中的纹章图案。最早将双头帝国鹰用于盾徽图案的例子,据说出现在马修·帕里斯撰写的《大编年史》(约1250年),被归于霍亨斯陶芬王朝腓特烈二世。大约1280年的《塞加尔纹章录》同样记录了双头帝国鹰作为德意志国王的徽章图案。帝国鹰也常见于帝国自由城市的印玺之中,包括13世纪的凯萨斯韦尔特、14世纪的吕贝克,以及贝桑松艾希等地。

皇帝在其统治期间将帝国鹰纳入皇室徽章始于帝国大空位期之后。西吉斯蒙德于1433年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后,开始使用黑色双头帝国鹰;自此之后,单头鹰象征罗马人民的国王头衔,而双头鹰则象征神圣罗马皇帝头衔。[3] 在随后的一个世纪中,阿尔布雷希特二世是最后一位未加冕为皇帝的“德意志选王”。宗教改革之后,自斐迪南一世(1558年起)开始,神圣罗马皇帝不再由教宗加冕。

条顿骑士团大团长赫尔曼·冯·萨尔扎领导下获得在其徽章中使用帝国鹰的特权,据说是腓特烈二世皇帝所授予。当条顿骑士团国于1525年转变为普鲁士公国时,黑色帝国鹰被保留使用,而皇家普鲁士(1466–1772)的国徽中也使用了经过修改的版本。

Remove ads

近代使用

1804年,神圣罗马皇帝法兰兹二世哈布斯堡君主国的领土为基础建立奥地利帝国,并采用了双头鹰作为国徽,其中心饰以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小盾徽金羊毛勋章。神圣罗马帝国则于1806年正式解体。1919年以来,奥地利国徽改为单头鹰。尽管“Reichsadler”在现代并不等同于国家象征,但其仍唤起了人们对帝国的忠诚情感。[4]

1848年德意志诸邦的1848年革命后,作为民族统一的象征被恢复使用,成为短暂存在的1848–1849年德意志帝国和此后自1850年至1866年期间德意志邦联的国徽。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单头鹰与普鲁士国徽的小盾徽结合,再度作为国徽使用,其单头设计象征小德意志(即不包括奥地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魏玛共和国在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领导下,采用了简化版本的Reichsadler,并一直沿用至1935年。

纳粹德国时期,一种将风格化的雄鹰与纳粹卍字结合的图案被阿道夫·希特勒于1935年颁令作为国徽(Hoheitszeichen)。尽管“Reichsadler”一词有中世起源,但在非德语语境中多数人所理解的通常是这个纳粹时期的版本。纳粹党本身也使用非常相似的徽记,称为党鹰(Parteiadler)。两者的区别在于,传统帝国鹰(Reichsadler)的鹰头朝右肩,而纳粹鹰(Parteiadler)则朝左肩。

二战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于1950年由总统特奥多尔·豪斯重新启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鹰徽设计,鹰徽在现在的德国联邦议院联邦国防军、德国各地地方纹章等事物中。

图集

神圣罗马帝国

近代德国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