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席勒环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席勒环形山(Schiller)是月球正面西南部一座形状奇特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1],其名称取自十七世纪德国奥格斯堡的律师尤利乌斯·席勒(1572年-1625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
描述

该陨坑西北毗邻较小的诺埃格拉特陨石坑、东面靠近拜耳陨石坑,已磨损的罗斯特陨石坑则位于它的东南,在它的西南面坐落了形成于前酒海纪的席勒-祖基盆地(多环撞击结构)[2],该盆地有时被观月者非正式地称作席勒环形平原[3]。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为51.72°S 39.78°W,直径179.36公里[4],深约3.03公里[1]。
席勒环形山外观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长卵状,其中东南半段较西北段略宽,似乎是由二座或多座撞击坑融合而成。它的西南侧边缘稍弓、而东北侧微凹,类似月表上留下的一洼浅浅鞋印。席勒环形山的边缘轮廓完整清晰,带有一圈阶坡状结构的内侧壁和略显纤薄的外侧壁,东南端一道宽阔的月谷将它与一座更小的陨石坑连接在一起。席勒环形山坑壁最大高出周边地形1870米[1],内部容积约为1865.72立方千米[1]。坑内可能已被熔岩的覆盖,大部分地区相对平坦,并在太阳高照下,清楚地显示出一些明亮的区域。西北端中间,二道纵向的山脊将该部分坑底一分为二,其中南面山脊的西侧紧贴了直径6.1公里的卫星坑席勒 T。
Remove ads
卫星陨石坑
按惯例,最靠近席勒环形山的卫星坑将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它的中心点旁边(即使这些陨坑的形成实际与主坑并无关系)。

Remove ads
从地球看
另请查看
- 欧克斯火山口(绵长的火山特征)
参引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