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廉州话

北海市地方語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廉州话是以今北海市合浦县的历史名称廉州府命名的一种汉语变体

事实速览 廉州话, 发音 ...

廉州话发音独特、词汇多样,除了旧合浦地区(今北海市浦北县)以及相邻市镇(那丽镇犀牛脚镇东场镇)占主导之外,其馀地方皆以散点杂居的形势分布。

名称

廉州话是学术上是最为熟知的称呼,但在不同的地方对该语言亦有不同的称呼。在古时廉州又称为合浦,两个名字在不同时代交替使用,因此合浦话亦是常用名称。

在北海市区,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合浦话”来特指合浦县使用的变体,以便于区别市区内使用被称为村下话的地区变体。由于地角高德是市区内使用廉州话较多的市镇,因此当地母语者可能使用“当地名称+话”的称呼,其他城中村的村民也可能会使用“村名称+话”的称呼。

麻佬话主要见于合浦县东部(常乐镇以东)及浦北县[1],居住在当地 的母语者会被当地的涯人(客家语族群)称为“麻佬”。该称呼的起源最为广泛可靠的说法是旧廉民常种黄麻,亦有讲旧廉民常以“顶竹帽,著麻衣”的形象示人。

钦州市防城港市,当地人使用的廉州话变体也被称为海獭话。该称呼最早记于《防城县志》[2]

本邑与廉州同滨于东京湾之土,廉民之泛宅游家者,常移居于县属滨海一带,俗称其人曰“疍家”,称其语曰“廉州语”,又曰“海獭语”,盖以“疍家”出没龙宫,捷如水獭也。

文中的疍家一词并非指今日之蜑家,而是那个年代防城百姓对廉民移民的称呼。讲这种话的居民可能从前曾被内地人称为“海獭”,因而他们所说的话被称为海獭话。据说,因为海獭这种动物一般只能在海边活动、不能离开海边而生存,而使用海獭话的人基本生活在海边,如果离开海边到内陆去,他们所说的语言就无法和其他人进行交流,这与海獭的习性有相近之处,故此得名[3]。持廉语之人被称为廉民,也被称为海獭

浦北县曾属于合浦县的组成部分,位于合浦北部,故浦北人称合浦一带为“下路”,廉州话也被称为下路话

在北海市铁山港区,一些我话使用者会称自己的语言为合浦话/廉州话,并将合浦廉州中心一带的语言称为坡外话,同时将廉州话的母语者称为“高坡佬”,意指内陆人。

严格来说,北海市并不存在海话这种语言,但当地仍然有人使用该称呼来指带远离市区地带的方言,海话可以指廉州话、我话、其他地区白话…甚至可以是闽语。[3]

Remove ads

音系

声母表

更多信息 双唇音, 唇齿音 ...
  • 实际发音中可能出现的音差包括/ʃ~s/、/t͡ʃ~t͡s/、/t͡ʃʰ~t͡sʰ/[4]、/h~x/[5]以及/ʋ~v/[4][5]

韵母表

更多信息 阴声韵, 阳声韵 ...
  • 北海市区、合浦县城与乡村的变体使用不同的对应韵母组合,对应规律包括:
    • /ɑ/ ↔ /ɒ/
    • /ɑk̚/ ↔ /æk̚/ ↔ /ɪ̟ɑk̚/
    • /e̞ʉ/ ↔ /e̞ɪ̟/[6]
    • /e̞ŋ̚/ ↔ /e̞̯ɑŋ̚/;/e̞t̚/ ↔ /e̞̯ɑt̚/;/e̞k̚/ ↔ /e̞̯ɑk̚/(部分字、非绝对)
  • 实际发音中可能出现的音差包括/e~e̞~ɛ-/[7]、/u̟~u-/、/a~ɒ-/、/ɔ~o̞~o-/以及/ɪ~e̞ʉ/。
Remove ads

声调

更多信息 调类, 阴平 ...

特点

  • 微母不完全并入明母,部分微母字读作[ʋ]声(如:万、物、袜……),其馀大部分与明母字合并读作[m]声。
  • 古全浊声母全送气。
  • [ȵ]主要来自日母疑母细音,[ɬ]主要来自心母和部分等。
  • 曾摄与梗摄的部分舒声字不读[-ŋ],并入[-n](无[ɐŋ]䪨母组合)。[5]
  • 部分入声字不读[-k̚](无[ik̚]、[ɐk̚]、[ʊk̚]入声韵组合)。[5]
  • 多数高阴入字[4]为动词和壮侗语系词汇。


用辞

代词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Remove ads

时间词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称谓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Remove ads

方位词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Remove ads

量词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身体部位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副词/助词/连词/介词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气候/温度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人体状态形容词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环境/外表形容词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事物形容词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情况/程度副词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状态/心理动词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行为动词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 动词列表排序:头部相关→手部相关→腿部相关→无部位指向。

物体动词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扑克牌

更多信息 官话, 廉州话 ...

童瑶/俗语

  • 旧时有只人,屎胐有只印,名字吆做捞火棍,坐部烂单车,戴对烂眼镜。
  • 旧时尕尕时,点火烧蚂蚁,蚂蚁无烧到,烧到膦脬皮。
  • 出热头,落鬼雨,掴烂沙煲磨米煮。
  • 屎胐炠[9],𢳀沙擦。
  • 车车转,晕晕转,阿嬷孭我去看龙船,我无去,我在屋头看尕鸡,尕鸡大矣担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三百铜钱,一百掴金钗,二百打银牌,尕猪烧火狗劈柴,猫儿担水井边挨,挨无稳,跌落井,一担杆翘上火通岭,尕虾跳上坡,尕鱼跳落井。
  • 踮脚跺嘚,磨刀杀贼,天花开开,地花撒撒,去到江边捉只大王八,一路烧香一路杀。
  • 尕二尕三卖尕鹅。
  • 胳肋遮,有普毛,擦啲万花油。
  • 遮捞在,果子熟,马骝搬棍厾,厾到腰佝𦢊,腰佝𦢊、跌落塘挕到蚂螂狂。马螂狂飞上天,撞到董老二,董老二跌落蕃薯地。
  • 尕妹捞狗睡,狗屙屁,赖尕妹。

相关变体

犽话

犽话首记于《珠官脞录》[20]

武刀西村有犽族,渔而不耕。其言语则合浦土话,惟重鼻音,称为“犽话”廉中土著或即其种欤?

使用人口区主要分布在北海市铁山港区各镇、银海区福城镇部分地区。犽话用词读音与廉州话较为相似,其差别在于声调我话声调低沉,其不同于廉州音的高昂。

海边话

海边话,亦称为百姓话[21]海话,使用人口主要分布在位于合浦县沙田镇

廉江海话

廉江海话,也被称为海佬话,为区别于粤西地区使用的同名海话闽语变体),故加上地区名称。在百越地区的语言中,“佬”又通壮侗语系的“僚”,故亦有记为海僚话。使用人口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廉江市车板镇、高桥镇、营仔镇及周边地区,该地区与合浦县相邻,也是两广交界处。廉江海话与廉州话在读音、用词方面存在关联性与一致性。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