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建水清真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建水清真寺,又名燃灯寺街清真寺[1],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的一个清真寺,是红河州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清真寺位于建水县城东门外燃灯寺街,靠近燃灯寺。[2][3]清真寺始建于元朝皇庆年间(1312年至1313年)。[1]清朝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建大门厅房,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大殿,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再次续修扩建,形成较大的规模。[1]
20世纪80年代,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并另建礼拜殿、教务楼等。[1]1990年9月,公布为建水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012年5月,公布为第六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4][5]
2007年,考虑到该清真老寺的承载能力与文保的需要,经过批准,另外选址新建了一座新清真寺。[6]
建筑
清真寺现存主要建筑包括大门、前殿、正殿、厢房、陪殿厨房、三间月宫房、三道月宫门喝两眼古泉。[1]
清真寺大门南向,主体建筑坐西向东,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前殿是元朝皇庆年间建筑,单檐,五架梁,歇山简化式屋顶,面阔三间。梁架古朴粗大,保留了始建之初的元代平卧式浑圆木构架形式,梁径约40至50厘米,断面之比为3:2,未用随梁枋。其用材较大,五架梁与金柱转接处置坐斗承托,梁架结构保存完好。[2]
正殿为清真寺经堂,通面阔13.5米,通进深13米,为抬梁式木结构,单檐,屋顶正立面为歇山式,背立面为硬山式,平面呈七脊顶。这是建水地区的一种典型的歇山简化式屋顶,具有加大和装饰大殿正立面外观,减少工料,便于两侧修建较高大耳房的建筑特点。梁架结构为九檩五架梁,即减去老檐檩中柱,举架立于檐柱抱头梁上,举架上同时又用抱头梁与柱相连,以抵消来自屋顶45°角的压力,形成平行的双抱头梁结构。另外,檐下用图案富丽的枋、板取代斗拱。经堂内地面上铺置木板,并沿金柱间安置18扇工艺精巧的雕花格扇门。[2]
Remove ads
图册
-
清真古寺门
-
州级文保牌
-
县级文保牌
-
正殿侧
-
“于穆不已”牌匾
-
“真理为极”牌匾
-
正殿内部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