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弗朗茨·赖歇尔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弗朗茨·赖歇尔特(德语:Franz Reichelt[1];法语:François Reichelt[1];1878年10月16日—1912年2月4日)是奥匈帝国的法国裁缝、发明家和跳伞运动的先驱。[2]人们有时称他为飞翔的裁缝(英语:Flying Tailor),以纪念他在埃菲尔铁塔最后的飞行试验。

早年
弗朗茨·赖歇尔特出生于波希米亚王国的什捷季(今属捷克)。1898年,他移居巴黎,之后获得法国国籍。[3]1907年,他以年租1500法郎的价格租下了巴黎歌剧院附近加永街8号(法语:8 rue Gaillon)的三楼。[4]他在那里开设了一家裁缝店,提供订制服装、修补等业务,[5]主要的顾客为前往巴黎旅行的奥地利人。[6]
背景
1783年,法国人路易-塞巴斯蒂安·雷诺曼研制出新型降落伞,并进行了公开实验。[7][8]1785年,让-皮埃尔·布兰查德使用自制降落伞从热气球上起跳,安全完成跳伞。1797年,安德烈-雅克·加纳林用新的丝制降落伞在巴黎蒙梭公园进行了降落试验,并取得成功。[9]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类不断探索飞机(主要是滑翔机)的制造和改进,各种航空事故接连不断。降落伞开始作为飞行员的救生工具被使用。但是直到1910年,降落伞仍然非常笨重,需要事前花很长时间安装在跳伞人身上,适合在低空飞行的飞机上起跳的快速轻便降落伞仍未问世。一位空军上校甚至投入了很多法郎悬赏征集飞行员专用安全降落伞的设计。[10]赖歇尔特对飞行员专用降落伞的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
实验
在赖歇尔特的早期制作与测试中,他用了6平方米,重约70千克的丝质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可折叠“翅膀”。[1]他将装有可折叠丝制“翅膀”的假人模型从五楼推下,假人轻缓地降落。[4]然而,现实中的真人却承载不了那样的重量,并且将假人身上的“翅膀”转换成真人可穿戴的“套装”却不是那么容易。他请求法国航空俱乐部(法语:Aéro-Club de France)与他合作测试,但这个要求当即被拒绝。他们认为赖歇尔特设计的顶盖太脆弱,并试图阻止他的进一步开发。[11]
从1910年7月开始,赖歇尔特开始独自开发一种“降落衣”[3]:这款套装比飞行员通常穿的飞行服更加轻盈,他固定了一些支撑杆,增加了一个丝制顶盖和少量可以折叠的橡胶。他在加永街的庭院里用假人不停地进行实验,但均未取得成功。他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滑行距离太短,因此开始申请在埃菲尔铁塔进行实验。[6]
埃菲尔铁塔之跳
1912年2月4日(星期日)上午7点,赖歇尔特穿好自己设计的“降落衣”,和两个朋友一起开车到达埃菲尔铁塔。[5]《时报》形容他的“降落衣”是“带有大丝绸帽子的斗篷”。[12]《法兰西行动报》称,他最终设计的“套装”平铺表面积为30平方米[13],而《费加罗报》则称表面积达到了32平方米。[14]当天的战神广场很冷,气温低于0°C,有微风一直吹着。[4] 一些警察在场维持秩序,当时巴黎警察局长已批准此试验。但事后他声明,警方只允许用假人测试,从未批准真人跳跃;若事先知道,绝不会允许。他强调自己从未签署允许真人跳跃的文件。然而,赖歇尔特到达后就表明他要亲自跳。据一名朋友后来接受访问时说,这对令所有大为震惊,因为赖歇尔特一直保密到最后一刻。他的朋友们劝他先用假人,或至少因风势过大而延后,但他不为所动,反而告诉《Le Petit Journal》的记者,他完全相信自己的发明能正常运作。他拒绝使用安全绳,声称:
我想自己尝试实验而不需要任何把戏,因为我打算证明我发明的价值。
法语原文:Je veux tenter l'expérience moi-même et sans chiqué [sic], car je tiens à bien prouver la valeur de mon invention.[4]
在场的Hervieu也试图阻止他,指出从一层平台的高度,降落伞展开时间不足,还有其他技术问题,但赖歇尔特都无法给出满意的回答。最后赖歇尔特回答道:
你将会看到我的七十二公斤(159磅)和我的降落伞将如何对你的论点做出最果断的否认。(原文:Vous allez voir comment mes soixante-douze kilos et mon parachute vont donner à vos arguments le plus décisif des démentis. )
上午8点22分,在约30名记者和好奇的旁观者的注视下,赖歇特面朝塞纳河,坐在餐厅餐桌上的一张凳子上,凳子靠近塔楼第一层的内部护栏,距离地面略高于57米。在朋友的帮助下调整好设备,并从一本小书中取出一张纸条扔出去确认风向后,他将一只脚放在护栏上,犹豫了大约四十秒,然后向外跃出。据《费加罗报》报道,他在跳下前很平静,脸上还带着微笑。他的降落伞原本似乎只开了一半,但几乎立刻就把他裹住了,他下落了几秒钟,然后撞到塔脚下的冻土上。
《小巴黎人报》称,他的右腿和手臂被震碎,头骨和脊椎骨折,嘴、鼻子和耳朵都在出血。[1]《费加罗报》注意到他的眼睛呈张开状态。[14]旁观者冲到他身体前时,他已经断气了。他被带到附近的Necker医院后被正式宣布死亡。[3]
Remove ads
事后
赖歇尔特去世后,当局对在埃菲尔铁塔上进行任何进一步的降落伞实验的许可变得更为谨慎。尽管当局继续批准使用假人降落伞进行实验,但一些满怀希望的发明家——例如一位名叫丹布朗克的男子,他想从第二个平台尝试他的“直升机降落伞”——却被拒绝进行测试。甚至不涉及埃菲尔铁塔的航空实验申请也再次受到审查。近年来,埃菲尔铁塔已成为多起非法定点跳伞的场所。2005年,一名挪威男子在为一家服装公司进行宣传跳伞时,因伞盖脱落而死亡——这是自赖歇尔特事件以来,埃菲尔铁塔上第一起跳伞死亡事件。1985年,詹姆斯·邦德电影《雷霆杀机》中的一次特技跳伞获得了批准,并成功完成。
1940年代,赖歇尔特在美国再次声名鹊起。当时,纽约布鲁克林弗洛伊德·贝内特机场由公共事业振兴署资助的壁画中,一幅“表情和服饰奇怪地不符合美国精神”的人物肖像,据称就是赖歇尔特的肖像。此事令人想起1933年洛克菲勒中心迭戈·里维拉的《十字路口的人》壁画引发的争议。壁画中一幅描绘两名左翼小飞行员的图案引发了轩然大波,据称这两名飞行员位于约瑟夫·斯大林肖像的两侧。当时,公共事业振兴署已经背负着同情左翼的恶名,尽管艺术家奥古斯特·亨克尔“油嘴滑舌”地解释了“意外”添加苏联红星的原因,并声称被认定为斯大林的肖像实际上是赖歇尔特本人,但壁画还是被拆除,四幅壁画中有三幅被烧毁。赖歇尔特的不幸遭遇也成为了1993年法国短片《奥地利降落伞》(Le Tailleur Autrichien)的主题。该片由巴勃罗·洛佩兹·帕雷德斯(Pablo Lopez Paredes)编剧并执导,布鲁斯·迈尔斯(Bruce Myers)主演。
虽然在赖歇尔特开始研发他的降落伞服时,还没有可行的飞机降落伞解决方案,但格莱布·科特尔尼科夫(Gleb Kotelnikov)已经申请了可打包降落伞的专利。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 死于自己发明的发明家列表
- 飞鼠装滑翔运动
- 异常死亡人物列表
- 航空史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