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志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张志孝(1517年1月16日—?),字永锡,号龙洲[1]逸适居士[2]山东兖州府济宁州人,明朝政治人物。

事实速览 张志孝, 籍贯 ...

张志孝活跃于嘉靖中后期至隆庆早期,官至中宪大夫、巡抚大同等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3],后改陕西按察司副使

生平

张志孝生于明正德十一年十二月廿五日(1517年1月16日)[1],出身军户家庭(军籍[4],为家中长子[4]

张志孝少时“性敏悟,苦志成学”[5],主攻《易经[4],为国子监学生[4],曾在巨野县开馆设学[6]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丙午科山东乡试举人(第七十一名)、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癸丑进士会试第一百八十七名、殿试第二甲第九名,主考官徐阶敖铣同考官张春[4]。先在户部观政,后授兵部职方司主事[1],并任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武举会试对读官[7]。次年(1554年),因参与修筑北京外城有功升为兵部员外郎[注 1][5][2]。后又任武库司郎中,嘉靖四十一年四月(1562年5月)随兵部左侍郎葛缙督视辽东军情[10],期间“揄选将吏,多中机宜”[2],并曾得到明世宗朱厚熜赏赐[11]。后来改任职方司郎中,“察视军情,多所赞画”[2]吏部尚书严讷曾推举他担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协理京营戎政,但未被采纳[12]

嘉靖四十三年二月二十日(1564年3月2日),张志孝升为光禄寺少卿[13],次年十月二十二日(1565年11月14日)升太仆寺少卿[14],未满半年(即嘉靖四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566年2月16日)又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出任巡抚山西大同[15]

乾隆《济宁直隶州志》称张志孝在大同“整严师律,宣布恩威”。他曾于嘉靖四十五年中就大同保甲制度事上疏朝廷[16]。嘉靖四十五年十一月八日(1566年12月18日),因俺答于闰十月甲辰(11月28日)进攻大同,明军战败[17],张志孝被罚俸禄一月[18]。同年,因宗室、辅国将军朱俊柳大同知县朱可进有矛盾,朱俊柳即聚集宗室子弟闯入县衙意欲痛打朱可进,朱可进翻墙逃到张志孝处,宗室们又去将张志孝围住,逼迫张志孝将朱可进送进监狱,甚至要群殴张志孝,最后是代王朱廷埼前来要求他们离开[19]。之后,张志孝、朱廷埼、宣大巡按御史蒙诏等各自上奏陈情,朝廷派遣刑科右给事中严从简了解情况[20],最后将朱俊柳革除爵位[21]。次年(隆庆元年)十月十一日(1567年11月11日),张志孝被监察御史顾廷对弹劾“庸劣不胜重任”,而被免巡抚职[22]。隆庆二年四月九日(1568年5月5日),又因任巡抚时在宣府修建工事有功受赏赐银币[23]

隆庆四年三月八日(1570年4月12日),张志孝被弹劾并外调为陕西按察司副使[24]。后因病去职归乡,与旧友吟诗作对,登山望水[5]。数年后逝世[2]。逝世后何东序有作祭文《祭张中丞文》一篇[25][26]

Remove ads

家族

曾祖张贵、祖张昇;父张淮,被朝廷追授为中宪大夫、右佥都御史[27];嫡母李氏、生母赵氏,被朝廷封为恭人[27];弟张志德。《登科录》称其“慈侍下”,即参与会试时父亲已去世,而母亲健在[4]

妻罗氏,续弦妻罗氏,被朝廷封为恭人[27]。有三子张维祯张维翰张维屏[1][4],有一女,为张志孝同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于若瀛的妻子[28]

作品

张志孝曾为浙江处州府缙云县郑铿及其妻陈氏的墓志铭书丹[3]

康熙《济宁州志》载有其七言绝句诗《元夜雨严年兄招饮太白楼时大雪初霁》一首[29]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