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织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张织云(1904年—1963年11月2日[2][1]),原名张阿喜[3]:103,广东省番禺县人[2],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电影女演员。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5年8月8日) |
中国电影史上,她是公认的第一位“电影皇后”[2][3]:103,主要演出作品有《玉洁冰清》、《可怜的闺女》、《空谷兰》等。
生平
幼年时,张阿喜移居上海。她因家贫,中学未毕业即缀学[2]。曾当过“卖花女郎”。与养母相依为命[3]:103。1923年,上海大中华影片公司通过《申报》招考演员,张阿喜投考。期间,有十张投考照片被《申报》记者私自取走[2]。在主考人、导演顾肯夫的力主下,录取张阿喜,并为她改名张织云[3]:104。记者私取照片的事件曝光后,经大中华影片公司炒作,张织云因此成为舆论关注的人物[2]。
张织云加入大中华影片公司后,成为默片演员。1925年,张织云转入明星影片公司。因成功出演电影《玉洁冰清》中的怨妇形象,被称为“悲剧圣手”。1926年8月、9月间,新世界游乐场联合上海35家电影公司举办中国第一届电影博览会。期间,民众通过报纸投票,选举电影女明星。初选中,张织云以2146票当选。她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电影皇后”[2]。有作者指,相对于当时中国电影圈“影后”头衔泛滥的情况,张织云的中国第一“影后”头衔是“受之无愧”的[3]:103。
张织云成为演员之初,与卜万苍相恋、同居[2]。两人同居三年后分手。张织云后与商人唐季珊相恋[3]:105—106。1926年底,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以当时的超高价,邀请到“已经日渐退出影坛”的张织出演电影《美人计》的孙夫人一角。电影拍摄期间的1927年1月,因张织云即将出国游历,剧组不得不在农历新年前赶拍张织云的戏份[4]:49。同年电影上映时,此片被称为张织云的“临别纪念戏”[4]:54。1927年春,她与唐季珊正式结婚。因此退出电影圈。两人曾前往美国度蜜月。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之后,唐季珊又与阮玲玉相恋、同居。张织云因此提出与唐季珊正式离婚[3]:106。张唐阮三人之间的三角恋[5],以及唐季珊、阮玲玉,阮玲玉丈夫张达民之间的纠纷是当时舆论关注的焦点[3]:106。张织云曾去信告之阮玲玉,唐季珊的原配妻子在广东,因为他发迹依靠原配家族,所以一直不敢离婚。“而自己的今天,就是阮玲玉的明天[6]”。
1932年,张织云主演、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有声片《失恋》。此片根据张织云经历编写,但因张织云的国语不佳,影片反响平平[2]。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8日,阮玲玉自杀。对阮玲玉的逝世,张织云称,“余于阮之死,亦不欲有何批评,大概妇女因缺乏真实学问之故,意志比较薄弱,每在遭受痛苦时,易为错觉支配。”有作者认为,她的观点对于当时的女性来说算得上极有见地[5]。1935年,出演电影《新桃花扇》的配角。1937年,出演粤语片《天之骄女》[2]。
张织云的第二任丈夫是湖南人张叔平(张振鋆)。张叔平是张百熙次子。据称,张叔平是受潘汉年指导的中共地下党。1940年代后期,张叔平移居香港[5]。有说,1940年代,张织云与张叔平相恋、结婚[2]。或说,1950年代初,张织云移居香港。1954年,曾出演电影《天堂美女》[2]。张织云在香港最初独居,经过“五、六年之久”的考察,在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张叔平[3]:107。
1963年11月2日,张织云在香港病逝[1]。一般认为,张叔平、张织云夫妇晚年贫困。有史料称,张织云晚年靠乞讨度日,或说张织云与养女低调度日[5]。误称,张织云逝世于1970年代中期[5]、1979年冬[3]:107。
Remove ads
电影作品
- 1924年,默片《人心》[2],饰张丽英,首次演出[3]:103。
- 1924年,默片《战功》[2]
- 1925年后,默片《可怜的闺女》[2]
- 1925年后,默片《新人的家庭[2](新人家庭)[3]:104》
- 1925年后,默片《未婚妻》[2]
- 1925年后,默片《爱情与黄金》[3]:104
- 1925年后,默片《为亲牺牲》[3]:104
- 1925年后,默片《玉洁冰清》[2]
- 1927年,上下集《空谷兰》[2],饰陶纫珠、翠儿。被认为是她主演的代表作[3]:103。
- 1927年,上中下三集《梅花落》。被认为是她主演的代表作[3]:103。
- 1927年,《美人记》饰孙夫人[4]:49
- 1932年,国语片《失恋》[2]
- 1935年,《新桃花扇》[2]
- 1937年,粤语片《天之骄女》[2]
- 1954年,香港电影《天堂美女》[2]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