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弦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弦鼗,中国古乐器,文字记录可追溯至唐朝,相传起源于秦朝。由于没有外形图片与考古实物流传,现代学者无法确定其真实外形,有打击乐器弹拨乐器等不同说法。现代乐器中的琵琶三弦二胡,都有起源于弦鼗的说法。

概论

学者由古文记录复原,出现多种说法,根据汉刻石画,有派学者认为,鼗鼓原为打击乐器,是一种有柄的小鼓,类似于今之拨浪鼓(货郎鼓)。在鼓柄上加上弦,可敲击达于鼓面,用来发声,形成弦鼗。

《旧唐书》引用杜摰说法[1],认为弦鼗为弹拨乐器,起源于秦朝修筑长城时的民工乐器,为琵琶的前身[2][3]

宋朝陈旸认为,弦鼗的外形像奚琴,为奚琴前身[4]

清朝毛奇龄认为弦鼗为三弦的前身[5]。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杨荫浏、高耀华、朱岱弘、查甫尧、陈元昊等人认为,弦鼗原为弹弦乐器,先成为奚琴,后形成二胡

参见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