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元 (1943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张元(1943年),生于重庆历史学者,专长于中国通史宋史、《资治通鉴》、历史教育,长期任教于国立清华大学,并为该校历史研究所荣誉退休教授。曾任刊物《清华历史教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主编International Review of History Education编辑委员。[1][2][3][4]

生平

1964年,张元取得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士学位。1965年到1966年间,他曾在台中县立龙井初级中学担任历史学教师

1966年,他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进修,并在1969年取得硕士学位,又在1975年取得历史博士学位。毕业后,他至东吴大学担任历史学教授。

1986年开始,他至国立清华大学任教,并在2009年退休后获颁荣誉退休教授头衔,担任该校历史研究所特聘兼任教授至今。[4]

2001年至2003年间,他曾参与中华民国普通高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以下简称“高中历史课纲”)修定;在该课纲中,台湾史首次被独立成册,成为独立课程,但他也因此遭受政治压力并在不久后退出相关职务。

事件

九五暂纲争议

为配合九年一贯课程的实施,中华民国教育部开始对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进行修定。2001年4月,教育部长黄荣村聘请张元担任高中历史课纲专案小组召集人。

2003年6月,高中历史课纲草案对外公布。2003年9月19日,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吴展良投书《中国时报》批评该课纲将明朝之后的中国史放到世界史中讲述,以及将台湾史独立成册,是基于民主进步党一边一国”乃至“两国论”的史观而设计,他因而主张将台湾史放在中国史的脉络中讲述。时任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的王寿南批评这是民主进步党一贯去中国化政策的做法。亲民党立法委员李庆华李庆安兄妹召开记者会;李庆华批评该课纲是根据根据杜正胜同心圆史观而设计,属于台独史观。中国国民党立法委员洪秀柱同样批评该措施为台独史观之表现,并认为台湾史不能独立在中国史之外教授。

随著争议扩大,张元曾向社会各界解释该课纲并不是根据杜正胜的同心圆史观来设计,而是由教育专业出发而设计[5];此外,他个人也不支持台独,而是支持维持现状的统派[6]。但因政治压力,张元与林丽月在2003年底退出高中历史课纲修定小组。[7]

该课纲在黄荣村担任部长时因而曾被暂时搁置,但在杜正胜上任部长后被重新推动并改称“95暂纲”。[8]

注释及参考

连结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