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启琫
臺灣澎湖廳赤崁澳人,曾參與平定朱一貴事件,因軍功受封懷遠將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张启琫(17世纪—?),本名张同,亦载张启俸[a],清朝武官,台湾府澎湖厅赤崁澳人[1],参与平定朱一贵事件领有战功。[2]其祖父为澎湖巨富张百万。[3][4]
生平
根据张兆麒《瓦硐张氏族谱》(1985年)、《澎岛肇基始祖张隐公派沿革》(1985年)记载,张启琫祖父张百万,本名张隐,籍贯漳州府漳浦人,明朝末年海商,以拥有巨型帆船船队闻名,自崇祯十年(1637年)东渡澎湖,卜居赤崁澳大赤崁社(今白沙乡赤崁村)。[4]
张隐传有五子,次子张远英又传两子,分别是长子张同、次子张阮,张同原本习文,后投笔从戎,成为绿营武官,初任千总,张同后以“启琫”为名,后人多称张启琫。张启琫生卒年不详,根据《瓦硐张氏族谱》资料,张启琫之弟张阮(政府文书名启璋,亦以此名行)出世于1673年(南明永历27年、康熙12年),仅知张启琫出生年份早于1673年。[4]
康熙22年(1683年),康熙皇帝遣派施琅率领水师攻打东宁王国,施琅在澎湖海域击退东宁王国的刘国轩舰队,嗣后东宁王国首领郑克塽投降,东宁王国灭亡,康熙23年(1684年),大清帝国正式将东宁王国全境收入版图。[5]
康熙60年(1721年),台湾府爆发朱一贵事件,台湾府城陷落,台厦道道尹梁文煊、台湾府知府王珍等高官悉数走避澎湖。[6]张启琫随清军赴台平定朱一贵起事,事平之后,张启琫因军功诰封特授“怀远将军”,出任福建水师铜山营参将,仕宦于漳州东山岛,后迁居鼓浪屿,并埋葬于斯。[1][4]
Remove ads
怀远将军匾

康熙60年(1721年)朱一贵事件落幕,张启琫受封“怀远将军”[1]品等为从三品,官荫原乡之张氏家族。张启琫家族原住北山屿大赤崁社,其弟张启璋在雍正元年(1723年)迁居北山屿面朝澎湖内海的瓦硐港社(今白沙乡瓦硐村),并也在瓦硐港社兴建张家祠庙(俗称“张百万故居”[7]),庙成,雍正皇帝御赐“诰封怀远将军牌匾”,今仍收藏于瓦硐的张氏祖庙中。相传瓦硐港社俗名巷港,系因张家聚落(张启璋生有八子,子孙绵衍繁多)、家祠屋顶悉用圆形瓦硐铺盖,故清代方志采录“瓦硐(港)”为澳社官方名称,而非俗名“巷港”。[4][8]
其他
相关条目
- 朱一贵事件澎湖兵勇列表
- 张百万故居(瓦硐张氏祖庙)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