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彭凯平

中国心理学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彭凯平
Remove ads

彭凯平(1962年9月16日),男,湖南岳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心理学家。现任清华大学教授、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1]

事实速览 彭凯平, 性别 ...

生平

曾就读于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为1979年岳阳市高考理科状元[3]。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后留校任教,担任陈仲庚教授的助手,历任班主任、辅导员、系主任秘书、系主任助理等职。1987年受聘为讲师。1989年至1990年,为美国密西根大学访问学者。1990年至1997年,在密西根大学心理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理查德·尼斯贝特英语Richard E. Nisbett。1997年,受聘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4]。2003年(一说2004年),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2008年5月,受聘为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2017年1月,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2018年5月,任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院长[5]

言论

  • 2021年8月11日,彭凯平发微博称解除疫情隔离,配图上身西服紫色衬衫,下身配红色短裤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6]
  • “摸鱼”并不意味着“不想努力”,而是在高压下的调侃和自嘲,是释放压力的出口,是“一种反抗,一种辛酸,一种正义”。[7]
  • 不良PUA为情绪操纵、宣传灌输、公开羞辱、自我贬损、死亡威胁五个常见心理策略。“如果把这五套用到的话,没有任何人可以逃脱这样思想控制的手段。”[8]

出版物

  • 《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 《幸福的种子》
  • 《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
  •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 《吾心可鉴》
  • 《孩子的品格》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