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彭定松

臺灣雕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彭定松(1951年—2003年10月31日),台湾苗栗县公馆乡人,原在台北市从事水电工程,生大病后回家乡作竹雕刻家

生平

彭定松生于1951年[1][2],水电工程师[3],有结婚[4]。38岁时,时任台北福华饭店水电空调现场主任的他,因肝肿瘤送入加护病房[1]。当时健康不佳的他多次进出医院疗养,无聊时以美工刀雕刻打发时间[3]。后为养病,彭定松独自回到故乡[2]

彭定松回到公馆定居后,有感小儿时的童玩逐渐失传,便到各地访谈老师傅学习制作童玩[3]。之后,经济局农林课曾聘请彭定松在大坑竹材环保加工利用班教导竹雕技巧与竹子童玩制作等[5]

彭定松原是尝试木雕作创作,因觉得竹子易取得便他改刻竹雕,并藉著他以前从事水电工程的技术,研发雕竹的刀具[4]。在彭定松以雕成蝴蝶兰的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入选后,便开始他雕刻职业生涯[3]。他将自己的工作室取名“松月堂”[5]

1992年5月9日,第一届民族工艺奖比赛揭晓,由151件推荐作品中甄选19件作品,第一名皆从缺,其中彭定松在雕刻类得到佳作[6]。次年,民族工艺奖比赛在6月30日公布,第一名也从缺,彭定松以竹雕“古干梅花”得雕刻类佳作[7]。至第五届在1996年8月3日颁奖时,彭定松同样佳作[8]

1996年初,公馆五谷宫发生古迹保护运动[9]。彭定松曾主张维持家乡的公馆五谷宫旧庙,而被主张拆庙的人殴打[4]

彭定松回忆起初创作不顺,在最潦倒时,一位企业家高价购买了他的竹雕作品,还把这件作品送还给他,让他有继续创作的力量[4]。1999年,彭定松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技术室顾问,以仿制历代竹雕艺品[1]。他也会受邀参加客家文化活动,教人制作客家童玩[10]叶菊兰欣赏彭定松立体竹雕,曾带余政宪林陵三到公馆乡拜访[11]。一名家庭主妇徐槿蓉在一次读书会场合中看到彭定松的作品,因此向他学习竹雕,之后更应邀赴日本参展[12]

彭定松有长年的肝癌[4]。至52岁、2003年10月他病情加重后,便将竹雕作品请客委会转捐故宫博物院、上千件童玩也全留给峨嵋生态艺术学院[2]。10月31日凌晨[1],彭定松病逝台北长庚医院[2]。家属依其遗愿将遗体捐给慈济转赠成功大学医学院供病理研究[1]

Remove ads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