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德国驻台代表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历史
德国于台湾清领时期末期及台湾日治时期曾先后在淡水及大稻埕开设领事馆办理馆务[1]:161。二战结束至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德国与多数西方国家不同,同时不与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何一方邦交,亦未曾在台设置驻中华民国大使馆[2]:p4。1972年德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后,德国驻台单位中亦未曾出现过正式的外交代表机构。直至2000年后,德国方以派驻台北市的德国在台协会处长作为对台代表。
历任德国驻台北领事(1895年—1908年)

台湾于清末光绪时期的1880年代曾属于德国驻厦门领事馆辖区[3]。1895年起,德国派遣领事梅尔兹(Constance Merz)常驻台湾,第一代馆址位于淡水。进入日治时代后的1905年3月2日,时任领事赖因斯多尔夫(F. Reinsdorf)向台北厅申请将领事馆迁至大稻埕的德国商社公泰洋行(Buttler & Co.)旧址,获批准后始于1906年起将馆舍改设至大稻埕港边街。1908年7月,德国驻大稻埕领事馆随著赖因斯多尔夫改任驻下关领事而裁撤,台湾改纳为德国驻长崎领事馆辖区。1922年,改隶为德国驻神户领事馆的领区[1]:161。
Remove ads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历任德国外交官(2000年—)
1945年断交后,德国对中华民国一直未派驻实质外交单位。直到2000年成立德国在台协会,处长才具备驻台代表角色。
资料来源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