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德比博物馆暨美术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德比博物馆暨美术馆位于英格兰德比,是一座兼具博物馆与美术馆功能的文化机构。它于1879年与德比中央图书馆同时成立,坐落于一座由理查德·尼尔·弗里曼设计、由迈克尔·托马斯·巴斯捐赠给德比的新建筑内。馆内收藏丰富,包括展出画家德比的约瑟夫·赖特(Joseph Wright of Derby)众多画作的画廊、大量皇家皇冠德比与当地瓷器,以及考古、自然史、地质、军事与世界文化相关展品。美术馆于1882年正式开放。
Remove ads
起源与发展

博物馆的起源可追溯至1836年2月10日,当时“德比镇暨郡博物馆与自然历史学会”成立,最初设址于全街公共浴场,并以会员捐助维持运作[1]。学会的首批藏品由曾任德比哲学学会会长的福雷斯特博士捐赠,赞助人为第六代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许,会长则是热心博物学的乔治·哈普尔·克鲁爵士[1]。乔治·高勒上校亦捐赠了一批矿物与珍稀鸟类标本,其中包括他任南澳大利亚州长期间收藏的一只信天翁[2]。1839年,机械师学院举办大型展览,展出许多藏品,其中部分来自约瑟夫·斯特拉特的收藏,日后成为德比博物馆的一部分[3]。1840年,学会迁至维多利亚街的雅典娜俱乐部。1856年,随著馆藏日益增加,威廉·芒迪首次建议将其纳入镇内所有,但提案遭到否决[1]。
1857年,卢埃林·朱伊特出任秘书,博物馆于每周六上午对公众开放。1858年,德比哲学学会迁至沃德威克的一栋宅邸,并与德比镇郡博物馆及自然历史学会合并[1],随同迁入的还有约4,000册图书、数学与科学仪器以及化石收藏。1863年,植物学家亚历山大·克罗尔成为首任图书馆员兼策展人,翌年博物馆与图书馆正式合并[1]。克罗尔于1875年离职,转任斯特灵史密斯研究所的策展人[1][4]。
1870年,博物馆转交德比公司管理,但因空间不足而无法完整展示馆藏。文物在封存三年后,博物馆终于于1879年6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1]。1882年美术馆落成,翌年博物馆亦引进电灯照明[5]。
1936年,阿尔弗雷德·E·古迪将其收藏的丰富画作捐赠博物馆。古迪搜藏艺术品长达半世纪,1945年去世时,亦遗赠1.3万英镑供博物馆扩建之用。此扩建工程于1964年完工,即今日博物馆所在地[3]。2010至2011年间,新旧馆舍部分区域进行翻新整修[6]。
然而,2012年5月2日至6月19日期间,博物馆仓库遭窃,超过1,000件藏品失窃,包括硬币、奖章与手表。馆方直到取用某件藏品时,才发现失窃事件。2013年1月,一名男子因涉嫌收受赃物而遭起诉,部分失窃文物随后被追回。[7][8]
Remove ads
与启蒙运动的联系
德比在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具有非凡意义。当时,科学与哲学挑战了君权神授的统治基础。启蒙运动包含多个分支,例如以哲学家大卫·休谟为核心、著重哲学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最终以法国大革命达到政治高潮的法国启蒙运动。而在英格兰中部地区,则汇聚了众多工业与科学界的关键人物。著名的伯明罕月光社成员包括伊拉斯谟·达尔文、马修·博尔顿、约瑟夫·普里斯特利与约书亚·威治伍德,他们与美国的班杰明·富兰克林也保持通信往来[9]。1783年,查尔斯·达尔文的祖父伊拉斯谟·达尔文迁居德比,并创立了德比哲学学会[10]。


在此背景下,约瑟夫·赖特于德比创作了多幅以光影见长的画作,其中不少题材直接取材自伯明罕月光社成员的活动。德比美术馆现今收藏了赖特的三百馀幅素描与三十四幅油画,并保存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其中,《寻找哲人石的炼金术士发现了磷》(1771年)描绘了德国炼金术士亨尼格·布兰德于1669年发现磷元素的情景:画面中,一个烧瓶内煮沸的尿液因富含磷而自燃,迸发出耀眼光芒,照亮整个场景。[11]
另一幅作品《一位哲学家讲授太阳系仪》则描绘了一种用于展示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早期装置。1762年7月,苏格兰科学家、天文学家兼讲师詹姆斯·弗格森曾在德比举办系列讲座,内容基于他1760年出版的《力学、流体静力学、气动学、光学等选讲讲座》[12]。讲座中,他使用各种机械、模型与仪器辅助讲解。赖特很可能曾参加其中一场讲座,或透过邻居、钟表匠兼科学家约翰·怀特赫斯特的协助而取得入场券。他的画作也可能借鉴了怀特赫斯特的实务知识,以更准确呈现太阳系仪的运作[13]。
赖特的这些写实作品同时具有隐喻意涵:炼金术士祈祷时因磷光而照亮的场景,象征著人类从信仰走向科学理解与启蒙的艰难过程;而《气泵里的鸟实验》中,围绕在鸟笼周围的人物表情,则展现了对科学时代可能引发的冷酷与非人性后果的忧虑[12]。这些画作体现了科学探索的巅峰,并暗示其对西方社会宗教力量的削弱。
然而,启蒙思想亦带来巨大张力。十馀年后,随著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风起云涌,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也深受其波及,不少人遭到迫害甚至处决。伯明罕月光社成员、氧气的发现者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因公开支持法国大革命而在1791年伯明翰暴动中,实验室被毁、住所被焚,最终被迫逃离英国;而他的法国同僚安托万·拉瓦节则被送上断头台[14]。政治家兼哲学家埃德蒙·伯克在其《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1790年)中,更将自然哲学家与革命思潮联系在一起,并尖锐地批评英国的科学激进分子“在实验中对待人,就像在气泵里对待老鼠一样”。在此语境下,赖特早于二十多年前创作的《气泵里的鸟实验》更显先见之明[12]。
正因如此,德比博物馆暨美术馆并不仅仅是展示精美画作的场馆,而是一处见证科学、艺术与社会思潮交织碰撞的历史现场。它之所以意义非凡,正在于德比在现代科学与工业诞生的历程中,曾经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15]
Remove ads
馆藏特色
2011年,德比市议会宣布以德比画家约瑟夫·赖特作为城市品牌象征。同年,德比博物馆也宣布与维基百科合作,以提升馆藏资讯的品质[16][17]。2011年2月,英国博物馆、图书馆与档案馆理事会(MLA)授予德比博物馆暨美术馆“指定地位”,肯定其收藏的约瑟夫·赖特绘画与素描在全国的重要价值[18]。

博物馆馆藏之一是查尔斯·爱德华·斯图亚特在德比召开军事会议时房间的复制品。当时,他正南下争取英国王位。这些镶板原属于埃克塞特府,在1854年该建筑被拆除后被转运至博物馆,并随后获得相关文物捐赠。维多利亚女王甚至从其私人收藏中,提供了一封查尔斯的亲笔信件。[19]
除了赖特的作品外,馆内还收藏了班杰明·韦斯特、E·E·克拉克、罗伯特·普里斯曼、哈罗德·格雷斯利、阿尔弗雷德·约翰·基恩、格奥尔格·霍尔岑多夫、大卫·佩恩、乔治·特纳与廉·拉金·特纳、欧内斯特·汤森,以及塞缪尔·雷纳与路易丝·雷纳等艺术家的作品。.[3]
“士兵故事”展厅则专门介绍第九/第十二皇家枪骑兵团、舍伍德森林兵团,以及德比郡义勇骑兵团的历史。[20][21]
馆内还收藏了来自雷普顿的一块十字轴残片,其中一面雕刻著一名骑马男子的形象。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为纪念麦西亚王国的埃塞尔博尔德而立。雕像中的人物身披锁子甲,手持剑与盾,头戴王冠。公元757年,埃塞尔博尔德在华威郡塞金顿(靠近王城谭沃思)战死,安葬于德比郡雷普顿。若此雕刻确为埃塞尔博尔德的形象,它将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英国君主大型肖像。[22][23]
此外,博物馆亦收藏了大量布雷特比艺术陶器。[24]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