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忙哥帖木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忙哥帖木儿(蒙古语:Мөнхтөмөр хан,罗马化:Mönke Timur khan,意为“永恒的铁”,?—1280年),金帐汗国第五任可汗,拔都之孙、秃罕之子。
即位初期
1265年,海都败于察合台的巴剌,忙哥帖木儿作为东线帐国主,出兵3万人由其叔父Berkeche率军援助海都,与察合台军作战胜利。
1266年,别儿哥去世,忙哥帖木儿继承钦察汗,他继续和伊儿汗国阿八哈作战,战败而缔约,与巴赫里王朝拜巴尔结盟来对遏制伊儿汗国。
形式称臣元朝,得到了忽必烈的册封,忽必烈要求忙哥帖木儿联合八剌进攻海都,但忙哥帖木儿权衡之下,选择与邻近的察合台—窝阔台联盟合作进攻八剌[1]。
1269年,忙哥帖木儿、海都、八剌三方在塔剌斯(Talas),完成会盟划分了在中亚(特别是河中地区)的势力范围,八剌得到河中的三分之二,他和海都得到三分之一,史称“三汗划界”。
中期波动式政策
1268年,君士坦丁王后伊琳娜去世,但东罗马帝国未兑现归还失地承诺,导致关系恶化,汗国发起战争夺取黑海的控制权。
1270-1274年,安茹王朝与保加利亚结盟,米海尔八世急需盟友,将私生女嫁给诺盖(Nogai)达成名义上的结盟。
1275年,立陶宛大公国与沃里尼亚公国(Volhynia)爆发了长达5年的卡鲁塞战役及大普鲁士起义,忙哥帖木儿派遣诺盖(Nogai)率军攻击立陶宛下游,控制波罗的海至黑海之间的贸易通道,建立起诺盖汗国的前身,此后与海都交恶,派兵协助元朝攻打海都与察合台。
1276年,海都拉拢昔里吉、Tokhtemur两位宗王叛变,俘虏北平王那木罕与阔阔出,把他交给了忙哥帖木儿,忙哥帖木儿将那木罕扣留至1278年或更久才释放给忽必烈。
1277年,停止支持元朝,开始与西部汗国恢复关系。
1275-1278年,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爆发伊瓦伊洛起义,伊瓦伊洛杀死君士坦丁·阿森后,向钦察汗国军队求和失败,最终做战失利逃亡,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开始对钦察汗国进贡。
1280年,忙哥帖木儿去世。
Remove ads
内政
逐步脱离元朝的名义统辖,实施金帐汗国主权化操作。
在伏尔加保加利亚之地铸造的金帐汗国的钱币直到忙哥帖木儿的时代仍铸有蒙古帝国大汗之名,此后只铸有忙哥帖木儿和他的后继者的名字。
1260年,废除了别儿哥时代的包税政策,并且他尊重希腊正教(东正教),容许正教自治,其属民免税、免兵役,又规定凡诽谤希腊正教者处死,但他多次用兵于近东。1275年人口普查时也未纳入神职人员与教会土地。
随著内战扩大,转向谨慎中立,避免卷入更深冲突,维持与元朝“名义臣属,实则分离”的状态。专注于中亚与元朝、察合台等地的平衡,西部多由诺盖独自掌控,1270年诺盖皈依伊斯兰教并致信埃及苏丹,在钦察汗死后更是引发帐国分裂。
前任: 别儿哥 |
金帐汗国君主 1266年—1280年 |
继任: 脱脱蒙哥 |
延伸阅读
[编]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