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怪踝龙属
阿贝力龙科的一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怪踝龙属(属名:Xenotarsosaurus)是种研究有限的阿贝力龙科恐龙,生存于白垩纪土仑阶与森诺曼阶,体重可能达到0.7-1吨重。
Remove ads
词源
模式种是波氏怪踝龙,是在1986年被叙述、命名。在希腊文中,Xenos意为“奇特的”,tarsos意为“跗骨”,而sauro意为“蜥蜴”,意指特殊的踝部结构。而种小名bonapartei是以阿根廷古生物学家约瑟·波拿巴(Jose Bonaparte)为名[3]。
分类
在1980年,地质学家Juan Carlos Sciutto在阿根廷丘布特省发现一些兽脚类化石。数年后,古生物学家约瑟·波拿巴(Jose Bonaparte)发现这些化石,可能来自于同一个体。
怪踝龙的化石发现于阿根廷丘布特省的Bajo Barreal组地层。这个地层最初被认为是坎潘阶,目前被认为是较早的森诺曼阶/土仑阶交界。这些化石是两份全模标本,编号UNPSJB PV 184标本是两节前段背椎,编号PVL 612标本是由股骨、胫骨、腓骨、以及Astragalocalcaneum(由距骨与跟骨愈合的单一骨头)所构成,总长61.1公分。距骨、跟骨愈合成一块、没有接缝,接触到胫骨的末端。这也是怪踝龙的名称来源。
发现
怪踝龙的化石具有与食肉牛龙的相似处,显示怪踝龙可能属于阿贝力龙科。但也人提出怪踝龙属于肉食龙下目。一份90年代的研究,将怪踝龙归类于新角龙类[4]。总之,怪踝龙的化石过于破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归类。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