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恒星密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恒星密度是单位体积内恒星的平均数。它类似于恒星质量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的总太阳质量(MSun)。通常,天文学家用来描述恒星密度的体积通常是是秒差距的立方(pc3)。
在太阳邻域中,这个值可以通过对附近恒星的量测,结合对可能忽略的黯淡恒星数量的估计来确定。太阳附近的真实恒星密度估计为每立方光年0.004颗恒星,或0.14颗 pc−3。当与恒星质量的估计相结合时,这产生的质量密度估计为×10−24 g/cm3或每立方秒差距0.059太阳质量。密度估计值随空间变化,密度在银河平面外的方向迅速下降 4[1]。
银河系内恒星密度最高的位置是球状星团的中心核心和内部。球状星团的典型质量密度是70 MSun pc−3,约为太阳附近质量密度的500倍[2]。在太阳附近,星团的恒星密度必须大于0.08 MSun pc−3,以避免潮汐破坏[3]。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