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莎翁情史

一部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莎翁情史
Remove ads

莎翁情史》(英语:Shakespeare in Love,香港译《写我深情》)是一部1998年首映的电影,由英国导演约翰·麦登执导。剧本则来自于1990年因威廉·莎士比亚的影响而创作了一出成功戏剧──《君臣人子小命呜呼英语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的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与兼任制片人的马克·诺曼

事实速览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基本资料 ...

本电影荣获1998年度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7项奖项,包括最佳影片[注 1]、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及最佳原创剧本这4项大奖。这亦是自1977年,喜剧电影《安妮霍尔》(Annie Hall)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后,第一部喜剧电影夺得这项荣誉。

Remove ads

制作

电影的情节大部分都是虚构出来,而角色方面只有少部分是基于真实的历史人物,例如:莎士比亚、英女皇伊丽莎白一世、剧作家克利斯多弗·马罗等。还有,电影内很多角色、情节以及对白的设计都是参考莎士比亚的戏剧。

剧情

《莎翁情史》讲述的是莎士比亚的爱情故事。

1593年,一座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边的玫瑰剧院(The Rose)因为瘟疫被关闭了约十二个星期后才重开,它的老板汉斯乐为此失去演出的收入,并欠下菲尼曼一笔债项。为了还债不再受酷刑,汉斯乐提议菲尼曼投资一出由莎士比亚创作的喜剧,名为《罗密欧与海盗之女阿丝》,收益作还债之用。

这剧的制作很快就已经预备妥当,只差莎士比亚那未完成的剧本,然而,莎士比亚却在这个时候失去了创作灵感。他为此到占卜师那里求助,而那占卜师告诉他,只有爱情才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

莎士比亚因此去找与他一直有关系的洛斯琳,她是汉乐斯的竞争对手──波贝的情妇。向她示爱后,莎士比亚就回去完成他的那部喜剧作品,并希望得到波贝对剧本的投资,怎料,他却在波贝的居所发现洛斯琳正与其他人偷情。在路上,莎士比亚一怒之下把剧本扔在火堆中,并瞒著汉斯乐说剧本已完成,可以招募演员。

在招募演员的过程中,其中一位应征者──肯特的才华被莎士比亚发现,当莎士比亚要他脱下帽子时,肯特便吓得逃走了。莎士比亚追到河的对岸,一间爵士的大宅时便失去了他的踪影,屋里的奶娘说肯特是她的侄子。他没有放弃,在门外等候。

到了晚上,莎士比亚碰到了在乐队的朋友,并混入了爵士举办的舞会。在舞会里,他遇上了薇奥拉──爵士的女儿,两人一见钟情,但莎士比亚被看中她的魏瑟爵士赶走。虽然如此,薇奥拉却带给莎士比亚灵感的泉源,再加上同样是剧作家的好友马罗给他的创作方向,令他在一个晚上便完成了新剧第一场景的剧本。

第二日,莎士比亚在剧场排戏时,肯特突然出现,并答应当罗密欧的角色。排练完毕后,莎士比亚希望肯特能够将他对薇奥拉示爱的信带回给她。薇奥拉虽知道莎士比亚爱意,但她要面对嫁给魏瑟爵士的现实。

肯特将薇奥拉的回信给莎士比亚看后,他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结果,并向肯特表示为求薇奥拉的爱,他将不惜一切,当肯特听到他这番说话后,便突然吻向他。此时,莎士比亚才知道肯特原来是薇奥拉扮成的。薇奥拉这样做是因为她梦想成为一名演员,但当时法例禁止女子担任演员。

其后,莎士比亚与薇奥拉陷入热恋当中,而他所写的剧本亦不再是一出喜剧,是一部讲述两大仇家儿女的爱情悲剧,听取演员好友尼德的意见,将此剧改名为《罗密欧与茱丽叶》。可是,好景不常,薇奥拉的婚期将近,而她女扮男装的身分也被地方官员发现,玫瑰剧院因此被勒令关闭……

Remove ads

金句

  • 我不知道,这是一个谜。”(I don't know. It's a mystery.)──每当情况变得愈来愈坏时,汉斯乐都会说情况会改善,而当他被问及原因的时候,便会这样回答。另外,薇奥拉最后跟莎士比亚道别并启发他创作《第十二夜》的时候,也曾这样说过。
  • 为了一个吻,我会违抗千个魏瑟。”(For one kiss, I would defy a thousand Wessexes.)──当莎士比亚读了薇奥拉拒绝他的信时,莎士比亚对女扮男装的肯特说,爱情无分特级,即使魏瑟爵士是她的未婚夫,他也会继续爱下去。当肯特问他如果魏瑟从中阻挠时,莎士比亚便这样说。

演员表

主要角色

其他角色

Remove ads

轶事

  • 电影初段给女皇伊莉莎白一世表演的戏剧是《维洛那二绅士》,这也是莎士比亚其中的一部喜剧作品。
  • 电影开场的其中一幕,莎士比亚的桌子上放了一只写上“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杯子,而这个地方是莎士比亚的出生地。
  • 在电影最终决定制作的6年前,薇奥拉的角色原本是由茱莉亚·罗拔丝担任,但她游说丹尼尔·戴-路易斯演出莎士比亚的时候,丹尼尔以演出《以父之名》为由而拒绝。当时,环球电影以未找到合适的人选而将计划搁置,直至约瑟夫·费因斯担任男主角。
  • 1998年度的奥斯卡金像奖是唯一一届出现两位饰演同一角色(伊莉莎白一世)的入围者,分别是本片入围女配角的朱迪·丹奇,以及入围女主角的《伊莉莎白》(Elizabeth姬蒂·白兰芝
  • 朱迪·丹奇虽然在电影中只有约8分钟的演出,但她仍然夺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这是该奖项历来第二最短的演出时间,仅次于比阿特丽斯·斯特雷英语Beatrice Straigh1976年在《电视台风云》(Network)中5分40秒的演出。
  • 为莎士比亚划船渡河的船家对他说:“克利斯多弗·马罗(当时的名剧作家)曾经有一次乘坐过我的船。”(I had that Christopher Marlowe in my boat once.),这是参考伦敦计程车司机对客人谈及他们的有名乘客时所说的话。
Remove ads

奖项

获奖

提名

第56届金球奖

获奖

提名

获奖

提名

  • 最佳导演:John Madden
  • 最佳原创剧本:Marc Norman and Tom Stoppard
  • 最佳男主角:Joseph Fiennes
  • 最佳女主角:Gwyneth Paltrow
  • 最佳男配角:Geoffrey Rush
  • 最佳男配角:Tom Wilkinson
  • 最佳摄影:Richard Greatrex
  • 最佳音乐:Stephen Warbeck
  • 最佳服装设计:Sandy Powell
  • 最佳艺术指导:Martin Childs
  • 最佳化妆与发型:Lisa Westcott
  • 最佳音效:Robin O'Donoghue, Dominic Lester, Peter Glossop, and John Downer

参见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