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恰克图之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恰克图之战,中国方面称之为恰克图失守[1][2],是发生于1921年蒙古革命期间俄蒙边界的一场战斗。1921年3月18日,蒙古人民军攻占南恰克图(今阿勒坦布拉格苏木)并赶走了驻扎于此的中国军队,标志着中国占领外蒙古时代的终结。此后3月18日也作为蒙古建军纪念日,“蒙古军人节”被蒙古武装部队沿用至今[3]

背景

1921年2月库伦之战北洋军战败,原本驻守库伦(今乌兰巴托)的镇守使陈毅率部撤退到买卖城(南恰克图,今阿勒坦布拉格苏木[2]

战斗

进攻准备

1921年3月6日至7日,蒙古人民党在讨论占领南恰克图(今阿勒坦布拉格苏木)的可能性时,认为攻击中国驻军的风险太大,因此考虑与中国驻军谈判。蒙古人民党原计划由苏维埃俄国出马,让蒙古人民党与中国军队在俄国境内的恰克图谈判,但由于中国军队拒绝谈判,蒙古人民党决定强攻。准备工作做好后,3月17日,蒙古人民党对中国驻军下达最后通牒,要求中国驻军投降。在中国驻军无意投降之后,蒙古人民军于3月18日上午逼近南恰克图周边。

战斗进展

按照达木丁·苏赫巴托尔苏米亚制定的作战计划,蒙古人民军从西面、西北面和北面进攻南恰克图,但中国骑兵的抵抗给蒙古人民党造成了压力。到了3月18日中午,蒙古人民军弹药耗尽,暂时从南恰克图附近撤出。下午4点,南恰克图又遭到炮轰,此后蒙古人民军发动第二次进攻。中国军队无法抵挡第二波进攻,于是撤出南恰克图。一部分中国残兵向北进入恰克图后被红军缴械,陈毅则向满洲里退却[2]。蒙古人民军于3月19日上午进入南恰克图。冈奇金·布曼增迪等人的部队被派去追击撤退的中国军队[4]

后续

蒙古人民党在南恰克图(今阿勒坦布拉格苏木)成立临时政府,与占据库伦(今乌兰巴托)的亚洲骑兵师对峙。[2]随后恩琴军队对南恰克图的攻击引发苏俄对外蒙古的干预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